用孫子《謀攻》解決博士延期的問題——讀博之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29 17:19:02/ 個人分類:讀博之法
讀博之法
讀博之法,畢業為上,肄業次之;固定導師為上,更換導師次之;做完一個課題為上,更換課題次之。不是說早點畢業就好,不窮折騰就能畢業,才是最好。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開好題,其次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調整框架,再次就是換課題換導師換學校,不得已的時候才采取這一策略。
在擁擠的實驗室找個位置得半年一年的;準備實驗儀器設備,半年一年才到位。實驗未做詳盡安排,一股腦兒就上,漏洞百出,結果全無,這是做實驗的大忌。所以會做實驗的,成功的原因不是努力做實驗,而在于寫好實驗報告,認真對待實驗的每個環節。
課題組力量很強的,就趕快發文章;比較強的,就找一個方向好好攻克;力量一般的,就選一個局部來做。這樣的話,上面政策變動時就容易應付,自己力量太弱就盡快換題。課題組力量弱卻要硬撐,必然延期。
導師就是課題的舵手,輔助學生周到則學生可以順利畢業,有漏洞的話課題必然衰敗。
所以,對課題進展不利的有三種情況:不知課題攤子不能鋪大而去鋪大;不知課題要集中力量攻克關鍵問題而退縮,大大限制了課題的進展;不懂研究而主持課題,則學生犯迷糊了。不懂科技人才的差異而胡亂安排三助,同學就會猜疑。課題組成員都在迷糊和猜疑,匿名評審就要發威了,簡單說,擾亂自己內部就會失去可能得到的順利。
所以五種情況下能順利畢業:清楚什么課題可以做、什么課題不可以做,清楚課題實力,導師和學生都有相同奮斗目標,事先多做準備,學生有能力而導師不瞎指揮。按時畢業須知以上五點。
因此,知己知彼,按時畢業;不知彼而知己,延期;不懂課題也不懂政策和客觀條件,休想畢業。
原文
孫子《謀攻》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憤溫(兩字應為車旁),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門旁),又三月而后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聲。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殞;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殞。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博士延期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