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及其生物制造開發“新型脂肪”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25 11:32:34
隨著工業酶的發展,脂肪酶在工業生物催化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日益深入廣泛,它已經成為僅次于淀粉酶的“第二大宗”工業用酶。在脂肪酶的研究和應用中,當今熱點有兩類研究:1.生物柴油的酶催化;2.油脂的結構改性。
由于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尋求石油替代品是當今工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而生物柴油正是石油的良好,潔凈的替代品之一。簡單地說生物柴油就是脂肪酸的甲酯或乙酯。酶法工業催化有條件溫和,副產物少,生成產物易于分離等多方面的優點;但是在目前由于其加工成本過高,且需大量食用油作為原料,所以在工業化生產上存在很大困難。加之,2010年我國進口轉基因大達5千萬噸之巨,以滿足食用,哪還有生物柴油產品提供?
但是脂肪酶的生物制造——開發更利于有機體吸收的“新型脂肪”確是一個好課題。平時我們對于脂肪的注意力主要關注油脂的結構改性,即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將一般的脂肪改造成更科學更健康的油脂產品,集中在如何減少我們日常膳食中脂肪的攝取量,但是脂肪又是我們膳食的必需成分。生化營養中脂溶性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都是由有機體所攝入的脂肪獲得的。隨著對脂肪研究的深入,脂肪作為營養及能量的供給劑,在醫療和食品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中鏈甘油三酯(MCT)在能量的供給方面有著優越的性能,是高能量需求者的理想供能劑。雖然MCT有很多優點,然而為滿足人體,尤其是病人術后恢復,嬰兒或仔豬生長發育對必需脂肪酸的營養需求,一定的長鏈脂肪酸攝入也是必要的。目前常用的MCT和長鏈甘油三酯(LCT)的物理混合脂肪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這種需求。
而近幾年來出現的結構脂肪,在很多性能方面都超越替代了這種物理混合物,特別是在代謝吸收方面,不會由于MCT和LCT在吸收速率的不同步,造成藥物吸收分布上的影響。它能迅速,均衡地被體質虛弱,如早產或新生嬰兒,重大疾病患者均衡有效吸收。而且在增強免疫能力,抗癌,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膽固醇等多方面均有顯著的效果。這種稱為“新型脂肪”的結構甘油三酯(STG)已經成為目前新生嬰兒,早產嬰兒,重大疾病患者和術后恢復,及仔豬生長發育等生化營養有效的非腸道營養及能量供給劑。
所以,此類生物制造產品有著極大的市場開發價值。近年來世界許多公司和科研單位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這方面的研發工作,據悉歐洲已有產品上市。當前國內開展在有機溶劑介質中利用脂肪酶合成結構甘油三酯的研發,填補國內結構甘油三酯酶法合成生產的空白是很有必要的。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脂肪酶新型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