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8)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8-25 00:34:28/ 個人分類:蛋白實驗

    目前對于不同的親和表達純化系統的比較還不多,親和純化的選擇還是多根據經驗來確定,最近Lichty等以純度、產率和花費為指標比較了幾種親和純化標簽的純化效果,認為金屬螯和親和層析容量高,價格便宜,從大腸桿菌提取物中純化組氨酸標簽(His tag)融合蛋白的得率高,純度中等,從酵母、果蠅和Hela細胞的提取物中得到蛋白的純度就較低,對于鈣調蛋白結合肽(CBP)融合蛋白,從大腸桿菌、酵母、果蠅提取物中純化的純度中等,而從Hela細胞提取物中能得到很好的純度,基于表位的標簽FLAG和HPC(蛋白C重鏈)能從4種提取物中得到高純度的蛋白,但使用的介質價格昂貴、吸附容量低,Strep tag Ⅱ標簽融合可以在中等花費的情況下得到相對較好的得率和純度(100),這方面的研究對于選擇不同的親和標簽提供了很好的實驗基礎。在10-脫乙酰漿果赤霉素Ⅲ-10-氧-乙酰轉移酶(10-DABT)的表達純化中,Fang等比較了GST系統、6×His系統和PinPoint系統對融合蛋白表達和純化的影響,6×His融合蛋白在高濃度誘導物條件下的表達水平最高,但只有25% 的可溶性蛋白,一步純化只得20%的純度,GST融合蛋白表達水平低一些,可溶性蛋白卻占了約80%,親和層析后純度為40%,可生物素化標簽融合蛋白表達水平最低,可溶性蛋白只占40%,親和層析后純度60%,可見不同親和表達純化系統對上游、下游各個階段的影響不一樣,需要綜合平衡考慮(101)。

    當前許多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已經完成,結構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成為研究的主要領域,需要發展大規模和高通量的技術進行蛋白質的表達、純化、活性和結構分析。使用原核系統有許多優點,如易于操作、生長快速、表達水平高,但在原核系統真核蛋白常常不能獲得可溶性表達,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 原核系統沒有真核的分子伴侶;2 原核系統不能進行糖基化等翻譯后修飾;3 不能進行亞細胞定位;4 沒有與其結合起穩定作用的同伴分子。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多種促進蛋白質可溶性表達的方法,但親和融合策略是適應大規模原核可溶性表達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Hammarstr?m等比較了7 種標簽對32種人源蛋白原核表達和可溶性的影響,N端His標簽和GST融合蛋白的表達的比率為59%,Gb1(來源于protein G的Gb1 結構域)、ZZ、NusA(抗轉錄終止因子)和MBP融合蛋白的表達比率在70%-81%,硫氧還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比率達到89%,在表達的27個蛋白(分子量小于20Kda)中,對可溶性的影響順序如下:硫氧還蛋白~Gb1~MBP>ZZ~NusA>GST>6×His,但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解決所有的可溶性表達問題,所以只有組合應用不同的標簽,才能獲得高的可溶性表達比率(108)。通過對30個哺乳動物全長蛋白和結構域的融合表達研究,Dyson等總結出了幾個與可溶性表達相關的蛋白質特征,包括蛋白的分子量、毗鄰的疏水氨基酸個數、低復雜性區域,而與蛋白的等電點、疏水性平均值(GRAVY)和亞細胞定位無關。N端融合硫氧還蛋白和MBP可以最有效的促進蛋白的可溶性表達,C端的融合標簽中MBP最為有效。使用H10-MBP融合(MBP前面加上10個組氨酸的標簽),95個蛋白中有63個蛋白可溶性表達的水平大于1mg/l,未成功表達的蛋白大多具有分子量高、毗鄰疏水氨基酸個數多和低復雜性區域多的特征,進一步驗證了前面的結論。所以作者建議如果蛋白具有如下特征:分子量小于30KDa,只含有1或很少數的低復雜性區域,毗鄰疏水氨基酸少于4個,通用的策略是進行N端硫氧還蛋白和MBP融合或C端MBP融合,對于大于50KDa的蛋白,有效的策略是將蛋白質切割表達不同的結構域(107)。

    1. 結語

    在下游處理過程中,高效的層析技術組成了蛋白質分離純化的骨架,親和的策略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大大簡化了純化的流程,降低了純化的難度,充分體現了下游技術和上游策略的緊密結合。下游的純化工藝應當立足于對純化蛋白質的最終要求,如純度、穩定性和用途。另外要考慮的就是原材料的性質,包括來源于什么表達系統(如細菌、酵母、哺乳動物細胞),主要的雜蛋白(如宿主細胞蛋白、產品的不同變體),需要處理的固體(如細胞、膜碎片、包涵體),以及蛋白的性質(如所帶電荷、滴定曲線、等電點、分子量、表面疏水性、特異的結合特性和熱穩定性),這些信息都有助于每一步分離純化工藝的開發。

    從我們的論述中,可以看到要得到重組蛋白,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有很多表達純化系統可供選擇,各種系統各有特點和優缺點,這時就要綜合考慮。即使是設計好了表達純化系統,在實際的應用中會遇到新的問題,如選用的表達系統表達水平很低,這種低的表達水平是否在純化上具有優勢,GST融合蛋白可能不是可溶性表達而是包涵體,預先選用的酶切位點存在非特異性酶切,在所用的洗脫條件下蛋白質不穩定,這時就要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


    TAG: 多肽重組蛋白分離純化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