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主要有70%的水分,22%左右的蛋白質,及8%左右的脂肪、糖原、核酸及無機鹽等組成。通常500克肌肉約含有110克蛋白質,健身者如果希望一周內增加約500克瘦體重(去脂肪體重),每天需要增加15克蛋白質。雖然按照數據計算簡單,但實際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消化吸收利用率,補充蛋白質的各類及補充時機都會影響。但如果希望增加瘦體重,在進行適宜力量訓練的基礎上,保證充足的能量提供,每天至少增加200~400千卡熱量,再提供額外的蛋白質,另外相應的維生素補充也需注意。
在蛋白質類型方面,通常動物蛋白優于植物蛋白,如牛奶優于大豆蛋白,盡管攝取同樣質量的蛋白質,但是攝取的必需氨基酸是有差異的,在蛋白質方面,支鏈氨基酸,尤其亮氨酸的補充更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其作用可能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以及提高蛋白質翻譯相關的信號傳遞等。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由兩大類構成,乳清蛋白(whey)約占牛奶中總蛋白量的20%,另外80%是酪蛋白(casein)。乳清蛋白含有高濃度、比例恰當的必需氨基酸,容易被消化,蛋白質的生物自用率高,是快速蛋白質。酪蛋白也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并且結合了重要的礦物質,如鈣、磷、鐵、鋅等,但酪蛋白是一種大型、堅硬、致密、極困難消化分解的凝乳,是緩釋蛋白。
關于這兩種蛋白質研究已經很多了,究竟選擇何種蛋白更有利。一些研究發現乳清蛋白比較容易消化吸收,在服用后的1-2小時之內,所含的氨基酸很快的進入血液循環中,而在約3-4小時之內消化完畢。相對而言,酪蛋白的消化吸收就比較慢,服用后約一個半小時,所含的氨基酸才逐漸進入血液中,但是消化過程很長,一直到7小時候,酪蛋白中的氨基酸仍然以穩定的速率進入血液循環。
關于蛋白合成率的研究顯示,服用乳清蛋白1小時之后,體內蛋白質合成速率顯著增加,約3小時候降回到服用之前的程度。服用酪蛋白后,體內蛋白質合成速率在一個半小時之后略為增加,增加的程度較乳清蛋白為低,但可持續7小時之后,總共比服用前增加了約31%。
在體內蛋白質分解方面,服用乳清蛋白之后,蛋白質分解速率沒有改變,維持在和服用前相等的程度,但是在服用酪蛋白后3-7小時之內,蛋白質分解的速率比服用前顯著降低,總共抑制了約34%。
這些研究提示,乳清蛋白在促進蛋白合成方面占優勢,而酪蛋白在抑制蛋白降解方面又略勝一籌。我們知道,體內蛋白質一直存在于動態平衡中,不停的同時進行合成和分解,當合成大于分解,體內蛋白質含量增加,就可生成更多的肌肉組織;當合成小于分解,體內蛋白質含量減少,肌肉組織可能也隨之減少。
因此,在運動增肌期間補充蛋白質,應考慮兩者的特點,而不是只選擇某一種蛋白質。在運動前后補充蛋白質,適合選擇乳清蛋白,而在一天訓練后的臨睡前,可以適量選擇酪蛋白補充。更多的時候,選擇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混合,達到既抑制分解,又促進合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Jose Antonio, Douglas Kalman, Jeffrey R, et al. Essentials
of sports nutrition and supplements. HUMANA PRESS, 2008
2.Krista Austin. Performance nutrition applying the science of
nutrition timing. Human Kinetics, 2011,2
3.王磊,成雪,毛學英 乳清蛋白及其活性多肽的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10,12(5):30-35
4.關璐,李躍敏 乳清蛋白與運動營養。 四川體育科學 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