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中藥使用了幾千年,為啥沒有耐藥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07 15:17:21/ 個人分類:中西醫科研

    中藥現代化的口號喊了幾十年,但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效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以化學提純的單體代替中藥的研究思路有問題。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講,中藥經提純后已經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藥了!
    新世紀之初,美籍華人、身兼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士的黎念之先生來中國開院士會。會議期間,黎院士通過朋友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郝萬山教授,尋求合作意向。黎院士認為,他作為世界化學工業界的學科帶頭人掌握著當今世界化學物提取的先進技術;郝萬山作為一代名中醫擁有中藥使用的豐富臨床經驗,強強聯手,用最現代化的提取方法研究中藥,應該能夠使中藥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郝萬山沒有正面否定黎念之的設想,卻一連講了幾件事:
    第一件事,1958年,中國內地痢疾流行。中藥治痢疾,黃連是一味非常有效的藥物。可黃連的生長周期需要6年,庫存有限而用量突增造成一時脫銷。國務院要求從其他中藥中提取黃連的有效成分。很快有人從三顆針這種植物中提取出了小檗堿,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黃連素。
    黃連素應用于臨床,一連三年對治療痢疾效果都很好。然而,從1961年后再用黃連素治痢疾卻幾乎無效了,因為痢疾桿菌產生了耐藥性。而繼續用黃連效果依然很好。
    第二件事,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人從中藥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療瘧原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也是三四年之后,瘧原蟲也有了抗藥性。而此時,再用青蒿煮水,效果依然很好。
    第三件事,是郝萬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年他到一個專事滅蒼蠅、殺蚊子的農藥廠辦事,結果在該廠的招待所里被蚊子咬慘了。當時,郝萬山很不理解。藥廠廠長告訴他說,這個廠剛投產的前五年,方圓20里以內沒有蒼蠅和蚊子,而5年之后,蒼蠅、蚊子個頭特別大,被蚊子咬后好幾年都有包。
    三件事講完后,黎念之院士恍然大悟:中藥之所以幾千年來不被淘汰,就因為它是復合成分,你把它提純了當時效果可能很好,但很快就會被淘汰。從此之后,黎院士完全放棄了他用先進提純手段研究中藥的計劃。兩年后,他再一次到中國開院士會,又一次約見郝萬山,但主要是出于信任找郝萬山看病,而絕口不再提研究中藥的事情了。
    藥物治病有時就像打拳一樣,你總是這一招,對方很容易就能破解你。如果不是這種單一的定式招數,對方就很難防。中藥提取的單體就像拳手的一招“殺手锏”,開始使用時可能會出奇制勝,但用得多了,對手也就能想出破解的方法,病菌、病毒就產生了抗藥性。
    單味中藥是一種復合成分,多味中藥組成的復方更是復雜的復合成分。這種復雜性,病菌、病毒破解不了,我們的現代科技也還研究不透。而這恰恰是中醫中藥的優勢和特色。
    名老中醫陸廣莘先生嘗言:單體素不如單味藥,單味藥不如復方藥,復方成藥不如辨證用藥。信然!(微言)
     
    評:
    中藥使用了幾千年,主要藥物還是當時的幾味, 為啥沒有耐藥性? 而西藥使用一段時間就有了耐藥性而需要更新換代?
    這是一個科學問題,俺不好回答。(學中醫的都知道,知道也不說,呵呵)


    TAG: 中藥耐藥性

    aspoul 引用 刪除 aspoul   /   2011-03-09 12:53:50
    令我想起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