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人要加強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控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16 11:49:25
心肌梗死患者多為患有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老年人,其發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于心肌梗死,平均每天約有1480人死于心肌梗死。也就是說,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死于心肌梗死。這是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局了解到的最新情況。
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毛羽表示,按照慣例,心肌梗死患者多為患有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老年人,其發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近年來,北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和死亡呈年輕化趨勢。
“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由于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而造成。臨床表現呈突發性劇烈而持久的胸痛,可導致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癥,常能危及生命。”毛羽介紹說,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發作死亡的患者中,未能住院治療也就是說死于救護車或死在急診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特別是年齡在
25歲至44歲之間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這說明45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急性心梗發作前的征兆和急性發作的癥狀認識不足,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臨床研究發現,在心梗患者中,約有20%至60%的人在發病前的幾個月至數周內可出現胸悶、胸痛、頭暈、出冷汗、惡心嘔吐、或短暫失去意識等癥狀。”毛羽表示,一旦出現這些情況時要及時去醫院診斷治療,情況緊急時要呼叫120或999進行急救。急性心梗患者若能及早發現先兆并得到及時處理,就能夠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對此,北京市衛生局特別提示,中青年人更要加強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控制,不吸煙,限制飲酒,控制體重,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同時應提高對急性心梗發作征兆的認識。此外,預防心肌梗死還要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做到適量運動、健康飲食。(記者
李穎)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中青年心血管病控制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