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帆教授——《檢驗檢疫科學》創刊人、責任副主編;《理化檢驗-化學分冊》40年編委;《離子選擇電極/化學傳感器》原編委;《分析化學》審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在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檢驗檢疫系統工作23年。曾發表文章100篇以上。
學術專長:
1)離子交換分離的研究與應用;
2)樣品前處理中的分離富集;
3)有害重金屬與稀土元素光譜分析;
4)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用;
5)鈾釷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離子交換法制備商品化高純物質..................
周錦帆70歲自頒發金銀銅獎杯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1-25 10:15:10
1963年22歲南京大學畢業至今70歲,從解決實際分析問題來說,自己頒發自己3個獎杯。獎杯條件是:
一、學術原創且至今CA表明,在國際仍是無可爭議的最佳分析方法。
二、大量樣品考驗;若有標樣,己經標樣考驗。
三、若分析,不得不用我方法。
金杯(1971年30歲):6克鈾中0.1微克釓釤銪鏑的超負載陽離子交換分離~光譜分析。
理由:首次提出超負戴離子交換分離;解決世界核工業1號分析難題。
銀杯(1985年44歲):1克試劑級鈷鹽中1微克鎳的自創LZ85螯合樹脂分離~AAS測定。
理由:鈷與鎳的分離是無機與分析化學公認難題。
銅杯(2010年69歲):潔凈鋼中14個稀土元素的Dowex樹脂分離~ICPAES分析。
理由:
(1)鋼中微量稀土的光譜分析是鋼鐵分析最后的有重要意義的世界難題;
(2)分析手續簡便易推廣;
(3)方法的驗證是由復旦南大浙大3位教授2位檢驗檢疫局研究員,與上海檢驗檢疫局原局長(資深分析化學專家),以及賽默飛世爾公司首席技術支持親自操作分離;
(4)光譜分析結果電腦打出后與(1)事先提供數據、(2)標樣總稀土數據三者吻合。論文己在2010年5期Appl Spectr發表。
注:研究均為我像外科手術那樣“主刀”
金杯最先銅杯最后,說明最佳創新能力在中青年!兩杯跨度39年
最后,我祝大家春節快樂!并歡迎大家給予評論,謝謝!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光譜分析周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