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社科院:1/4中國居民認為自己"窮" 歸咎社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23 17:36:11

    調查

      中國社科院剛剛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10年社會形式分析與預測》中,公布了零點研究咨詢集團最新完成的《2010年中國居民生活質量指數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約1/4受訪者認為自己比周圍人窮。在談到為什么窮時,人們更傾向于歸咎于社會大環境因素,如社會制度和社會風氣等;而較少歸咎于個人層面的原因,特別是個人層面可控制的因素,如家人是否努力,是否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等。

      本次調查中,首先讓受訪者判斷自家的生活水平在當地處于什么水平,約有1/4受訪者認為自家生活比周圍人窮。然后繼續詢問這部分群體對于自家貧窮原因的看法,調查數據揭示出了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第一,在探究窮富的原因時,人們對“關系門路”有著普遍的價值認同:無論在城鎮還是在農村地區,認為自己貧窮的首要原因都是“缺關系少門路”(城鎮地區58.5%、農村地區高達49.5%)。

      第二,更多的人認為自己之所以窮是社會的原因而不是個人的原因:無論在城鎮還是在農村,認為自己貧窮的第二大原因均是“現今社會是一個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社會”(城鎮地區48.2%、農村地區35.7%)。

      第三,“貧窮是社會原因而不是個人原因”的歸因模式在城市居民中、在年輕人中更加普遍:城鎮地區,只有6.1%的人認為,自家窮的原因是“家里人不努力”,9.3%的人認為自家窮的原因是“缺乏知識和技能”;相比較而言,農村地區認為自家窮是因為“家里人不努力”的比例(10.5%)略高于城鎮地區。

      第四,教育、醫療、養老三大問題,成為不少人解釋貧窮的原因。

      【專家觀點】

      “窮因”價值觀值得警惕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分析指出,心理學上的歸因理論認為,如果人們傾向于將負面事件的原因歸咎于自己不可掌控的外界環境因素,一方面可以減輕心理上的內疚感,另一方面還會形成無助感。長此下去,人們將缺失依靠個人努力改變不良現狀的希望和動力。普遍認同貧窮是社會原因而不是個人原因,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社會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將會帶來怎樣的社會效果?這些問題值得關注,特別是青年群體中這樣的價值觀的形成,更是值得關注。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1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6966
    • 日志數: 36
    • 文件數: 37
    • 建立時間: 2009-12-18
    • 更新時間: 2011-08-24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