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天然藥化實驗經驗交流 供大家參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01 10:27:57

      天然藥物或者是中藥,在我國臨床上有者廣泛的應用。特別是一些民間的特效藥用植物,發揮著甚至是西藥無法比擬的功效。近年來,國家加大了中醫中藥的研究投入和研究力度,這正是我們中醫藥工作者的良好契機,弄清楚藥效物質基礎是中藥現代化的根本。

      目前,國內外研究天然藥物或者是中藥的單位與研究所不計其數。研究成果也很豐碩:研究論文數量和質量逐年增加,新藥開發成果也明顯增多。雖然研究手段日益先進,但絕大多數的實驗室或課題組仍然以傳統的色譜方法或是輔以現代分析手段來提取分離天然藥物或者是中藥中的化學成分。我想借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平臺:分享自己的實驗心得體會,共同解決探討天然藥化實驗中的難題,為弄清天然藥物或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貢獻自己的力量。下面,就我的實驗體會談一下我的想法。

      1. 在從事研究之前一定要認真查閱與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即怎樣來提取是最好的?怎樣來解析植物中特征類型的化合物?別人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了?等等。象我的課題植物主要含有生物堿類成分,我就選擇先用稀酸浸泡,再用陽離子交換樹脂交換富集,就把葉綠素,多糖等雜質除掉了,同時生物堿含量也提高了,給后來的分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2.天然藥物或中藥一定要在做之前確定其基原(植物來源)。這很重要,不然會給文獻檢索帶來麻煩。

      3.實驗過程中要粗中有細,上大柱粗分時,合并流份時要粗,就是說TLC行為大體一致的流份都可以合并,這樣可以避免一些重復的實驗,不然分到的成分重復的厲害。但到了后來的細分時,就要小心合并每一瓶了,不然自己的辛勤勞動就會白費了。

      4.要抓重點,學會放棄。因為我覺得一個植物中的化學成分成千上百。我們不可能把它全部拿到,所以我們實驗中要拿那些量稍大的、容易拿的。不要上了很久的柱子,分到后面得到的量還不夠打譜就不好了。你可以從最后結題剩下的幾百個浸膏流份瓶子看到這一點。

      5.實驗過程中要小心每一步,三思而后行。因為你的浸膏來之不易。往往不再給你重來的機會。

      6.要給自己信心,要敢于想,敢于嘗試。

      我覺得做科研,就是一個學會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你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要想好思路,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再想下一步。遇到問題要及時向有過該方面的師兄師姐或導師請教。

      舉一個小例子:我在實驗中就發現,我們常用的凝膠色譜洗脫劑的選擇問題,用單一的甲醇往往比氯仿-甲醇系統的分離效果要好(假如樣品是溶于甲醇的)。我想是因為氯仿-甲醇系統在柱子中不完全混勻而引起溶解性能不一樣,從而使色帶不均一,導致了分離效果變差。這也許和凝膠的分離原理不相關(它是按分子大小來分離的),但實驗中真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什么事情都只有親身去經歷了,才能發現問題,留下感受。

      結合自己的實驗談下。D101大孔樹脂的使用時應該注意的地方:1.新樹脂的處理:可以用95%的乙醇加熱回流,裝好柱子以后再用95%的乙醇沖洗干凈,最后用水沖洗至無醇味就可以了。2.樣品上柱之前一定要澄清,不然就要過濾后再上樣。假如你的樣品不好溶于水,可以加少量的乙醇,但要注意控制好量。3.洗脫時,用水洗脫下來的東西也許會有很深的顏色,感覺可能會有東西。但這時絕對不能再把這部分上柱了,會堵柱子。這一點很重要。其余的和書上的差不多,按梯度沖就可以了。

      談關于硅膠柱層析的看法:

      1.柱子可以分為:加壓,常壓,減壓,壓力可以增加淋洗劑的流動速度,減少產品收集的時間,但是會減低柱子的塔板數。所以其他條件相同的時候,常壓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時間也最長,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離,一個柱子幾個月也是有的。減壓柱能夠減少硅膠的使用量,感覺能夠節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氣通過硅膠會使溶劑揮發(有時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結),以及有些比較易分解的東西可能得不到,而且還必須同時使用水泵抽氣。加壓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與常壓柱類似,只不過外加壓力使淋洗劑走的快些。壓力的提供可以是壓縮空氣,雙連球或者小氣泵(給魚缸供氣的就行)。壓力不可過大,不然溶劑走的太快就會減低分離效果。個人覺得加壓柱在普通的有機化合物的分離中是比較適用的。

      2. 裝柱,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潤滑劑,會被淋洗劑帶到產品中的,一般采用四氟節門的活塞。干法和濕法裝柱覺得沒什么區別,只要能把柱子裝實就行。裝完的柱子應該要適度的緊密(太密了淋洗劑走的太慢),一定要均勻(不然樣品就會從一側斜著下來)。書上寫的都是不能見到氣泡,我覺得在大多數情況下有些小氣泡沒太大的影響,一加壓氣泡就全下來了。當然如果你裝的柱子總是有氣泡就說明需要多練習了。但是柱子更忌諱的是開裂,無論豎的還是橫的,都會影響分離效果。

      3.加樣,我們一般把樣品完全溶解后,加1-2倍樣品量的100-200目的硅膠拌樣,完全揮干溶劑,再加入硅膠柱頂端,要敲平樣品層,并且不能有氣泡。

      4.洗脫劑的選擇。感覺上要使所需點在rf0.2~0.3左右的比較好(預制板)。不要認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較開,過柱子就用那種極性,如果rf 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開,因為柱子是一個多次爬板的狀態,可以通過公式的比較:0.6/0.8一次的分離度,肯定不如(0.2 /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過柱子需要耐心,不要著急。摸好條件就慢慢沖。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925
    • 日志數: 14
    • 建立時間: 2010-10-09
    • 更新時間: 2012-08-16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