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春風行動之:藥學生涯縱橫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22 14:39:53/ 個人分類:春風行動之:藥學生涯縱橫談

      2009年,中國改革深化和經濟危機持續的一年。我們不管身處何方何地,都不能逃避歷史和現實的碰撞,也不會無視歲月留下的痕跡。危機之年,如何化危險為機會,并且創造機會和把握機會呢?無論是初出校園的社會新人,還是閱盡江湖的高手刀客,抑或是執著于理想的北漂和上漂,請秀出文采,一坦心跡……

      08年到09年,從事市場工作轉到新藥注冊,為了心底的那份執著,放棄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08年,離開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是帶著滿身的辛酸與不舍。因為那里有我割舍不下的許多情懷:熟悉的大街小巷,秦淮河畔,玄武湖邊,鐘山腳下,還有許許多多的朋友----舍不得我的第一個上司:嚴厲卻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做人的原則,工作的準則。她是個好上司。這是很真心的話!

      新的城市,全新的工作內容,比較壓抑的工作環境,值得慶幸的是:遇到一個比較好的師傅,盡管我在入職沒多久他就辭職了!以前,我沒下過車間,沒接觸過立項,沒做過注冊,盡管藥學出身,專業的東西卻也荒廢很很久。從頭做起,真是困難重重。第一個月:研讀法規,由于平時上班還要寫市場分析報告和做別的一些雜事,所以,下班了我就看法規!接著,師傅離職,有一份改工藝的補充申請要我單獨完成,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問題,于是,園子就成了最好的教材。還算順利的完成申請。園子里很多前輩都可以說是我的師傅,從他們那里我學到了太多太多!漫漫長路,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我需要去慢慢領悟!

      也許可以這么說,畢業以來,我一直走得還算順利;第一家公司是很好的公司,很好的上司,職業素養的形成。后來因為種種的原因,從事了現在的工作,雖然環境待遇不比第一家,但卻是我喜歡的工作。 圓滿總是會有缺陷,人的長大總會伴隨一些失落,人的成熟總是會附帶一些傷痕----

      很喜歡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行的,只有不合適的;在一個地方沒有通過不代表你不行,只能說明互相間的定位不一致,實際上每個人終究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窩。確實如此,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空,如果你不快樂何不往下再走一站,沒準等待你的人和事就在下個站臺癡癡的望著你。

      成長的路上總是會遇到很多挫折,我并不是天分很高的人,也沒有很好的運氣,也沒有想的太多,只是覺著,做每一件事,都要力求讓自己能坦然!

      圓滿總是會有缺陷,但正因缺陷,未來才有了無限的轉機,無限的可能性----藥學路漫漫,力求淡定以待之!我算是個戀家的人,離家千里,心中始終有份眷念!只為了心底那份執著。但對生活的那份熱愛是永遠不會變的!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輕描淡寫:一年后,兩年后---又會如何,以此帖記之!(星晴悠揚,)

      兩年前,我實在無法忍受QA工作的高風險性和投機性,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被公司經理招入麾下,從此開此北漂。做了兩年的立項調研,我漸漸發現,按照前幾年的立項模式,已經快到無新藥項目可立的境地了,于是我選擇了再次辭職南下,具體簡述如下:

      三類:目前世界上市新藥基本上有專利。調研世界在研新藥100個,發現未在中國申請化合專利的不到10%,此中又有60%有后續專利,如制劑,適應癥等等。

      世界上市老藥,臨床文獻極少,幾乎很難說服CDE的審評專家,美國或其他國家上市的營養藥或者食品補充劑,情況類似。

      六類:見本版前段時間本人的瞎扯之談:仿制藥選題立項,至于中藥改劑型或者重新開發6類,再也省不了錢了,也有不人在觀望所謂“經典名方”,短期內是不可能出的,長期能出來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一類:所在公司太小,錢不多,不玩這個,于是選擇再次辭職,結束北漂,是繼續混在注冊和研發的圈子里還是重回藥企一線,迷茫中。 (不死飛鳥,)

      學化工結晶出身,誤打誤撞進入了醫藥圈中。南下海口,轉戰杭州,一路北上來到石家莊。經歷過仿改浪潮,經歷過核查風暴,經歷過專項整頓,經歷過集中審評。有過熱血豪情,也有過心灰意冷,一切都成了過去,成了過眼煙云。

      我一直喜歡電視劇《陳賡大將》的主題歌——在路上,感覺自己也一直在路上,多少風吹雨打,多少雨雪風霜,不曾磨滅自己的志向。有時候,覺得自己也是漂一族,感覺像一片樹葉,不是不想停留,是風讓我走。在經濟危機背景下,唯希望自己的復審品種能創造奇跡,起死回生,如若不能,好想再回到起點做結晶。 (shyflysky,)

      從上大學至今,來到這座城市也10年了,也寫寫自己的十年呢。正好這里有分可賺,我就先大體寫寫自己和藥學有關的日子吧。

      我從大二的暑假開始跟著系里的藥劑老師做試驗助手,2年的實踐,讓我在畢業時有了別人無法具備的優勢。可惜,我聽信了別人,沒有去系書記主動找我要求我去的藥廠(算留校,學校的人,當初留校的那些同學已經回到了學校),沒有去老師給我推薦的一個研究所(雖然是私企,但有大把的RMB),而是稀里糊涂去了一家藥品生產企業,這家企業就一個品種,我去了之后除了我沒有人再懂醫藥,生產車間在郊區,老板很少去,雖然我在那里有宿舍,可是我不在的日子里,讓別人給搞的亂七八糟,熱水器壞了,電視壞了,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手給我幫忙,沒有人指出我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一年之后,我在這里已經是老字輩的了,我認識的人(主要是銷售的,還有生產副總、銷售副總、研發副總)就走的差不多了。而且我在這里是無活可干,感覺再過些日子就要廢掉了。

      這時候正是研發正火的那段時間,新的生產副總介紹我認識了一家研究所的老板,那里賺的比這家藥廠多,為了錢,也為了進一步鍛煉自己,不廢掉自己,我離開了這家藥廠。新單位的老總不錯,環境也不錯,老板還把原來藥廠扣的我一個月工資給我補齊了,只是我的檔案永遠留在了那家藥廠,至今我無法晉職稱,好在檔案沒別的用途,我也不要了。在新單位干了有半年多,核查風暴來了,賺錢的日子遠去了。于是開始了各處出差應付核查。記得06年4月底的一天,到了公司就讓出差了,連剃須刀、充電器都沒帶。在外地待了幾天,我和同事們的手機都沒點了,胡子也長的不得了了。沒錢的日子是很難受的,為了生路,我離開了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家單位的老板很好,和每一個員工都是好聚好散,欠一分錢也會給補齊的。

      現在,我又回到了當初差點來的那家藥廠,仍舊做著研發,閑不著,也累不著,錢不多,但按時發……(瞅瞅就瞅瞅,)

      2005年畢業后在藥廠呆了三個月,熟悉了下藥廠QC工作的流程和鍛煉了下基本操作技能,同年七月調至研究所從事新藥注冊和理化分析工作,整整干了三年,研究所的頂峰到衰退時期都被我經歷了。去了之后,恰逢有個一類新藥研究注冊,剛去那會干勁十足,沒日沒夜的。好景不長到了2006年大約八月份,國家藥監局所謂的飛行檢查開始,之前注冊的那些資料事后補洞(那會的注冊資料,行內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好在我們研究所的還算“比較完整”)這一回又忙了大半年過去了,前前后后被檢查了四次。

      看到新藥注冊的現狀,好像都看不到前景了,頓時覺得仿制藥是沒有出路了。技術轉讓價格越來越低,一個品種你仿制我,我仿制你的。至此,決定考研,但當初又舍不得放棄工作,導致在整個考研過程中都每怎么好好看書,英語最后差國家線二分,被拒門外。2007年不死心,從10月干脆辭職了考,經過⒊個多月的復習終于上了。

      目前在一家醫院搞臨床藥學研究,感覺自己必定是中國臨床藥學發展的 “墊底人”(中國的臨床藥學要發展還真不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能騰飛)。(flysky668,)

      大學畢業的前1年,國家停止了工作包分配;參加工作的那1年,聽別人說做醫藥代表很賺錢,因為窮怕了,所以選擇了醫藥代表,我的工作就是給醫生紅包,讓他給我拼命的開處方;大概是幾個醫生收了紅包沒辦好事情,得罪了醫藥代表,被告了,醫生丟了飯碗,聽說還有幾個藥劑科的主任也受處罰,反正是風云突變,那場景不亞于當時的地下黨,因為害怕出事,我辭去了醫藥代表。

      在一次同學聚會的時候,有人說做藥品注冊很來money,說是只要幾臺液相,一個辦公室就可以賺個百多萬,因為好奇,我進了一家小的藥物研究所當了名技術員,工資不在乎,主要是學點經驗,后來才知道新藥研究是那么的簡單(沒想到現在這么難),也就在那時,我學會了一樣本領--學術偽造(給自己臉上貼點金)。

      每次看到新藥證書換了大把大把的人民幣,可惜不是我的,老板還是給我點吃飯的錢,心里就不爽,我決定轉會;當時找工作并不是很難,再說大大小小的新藥研究所缺的就是會做假的人,很快就跟一家生物公司談上了,說要成立一個藥物研究所,我一聽,好像看了我的光明前途,那知道,后來命運如此悲慘,研究所沒有辦,讓我做了QA,搞 GMP,老板說GMP也需要做假,只要能通過;GMP通過了,我的勞動總算沒有白費,但我差不多“看破紅塵”了,要不是上天給我一個漂亮的夫人,我的人生觀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人生就是那么件事,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孩子,養孩子和老婆……什么GMP,什么新藥注冊,什么生物制藥……生活還得繼續,現在的我又到了另一個城市,不知道明天我的工作上會多些什么驚奇。(遇女心驚,)

      本人職業生涯如下:2年國有藥企新產品開發部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幾個大輸液的生產工藝研究、藥物分析、藥品注冊,另外,還做了一個咀嚼片的工藝研究。這其中最要感謝的是我的領導,是他讓我由一個毫無經驗的藥學專科畢業生從事了所謂的藥物研發工作;半年私企藥物合成及藥物分析工作,完成了一個藥物的合成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兩個制劑質量標準研究,同時也負責注冊工作。

      半年學習考研;考研不利,進入另一家私企先后做研發及注冊工作3年多,主要從事中西藥研究發工作,也主要是改劑型以及一些老中醫的名方(中藥6 類),頭兩年公司效益尚好,后一來隨著SFDA大動蕩,所謂的藥品研究現場考核接連不斷,企業已進入入不敷出、吃老本的時代,公司隨即解散,僅留一個研究室主任(除行政等非研究人員),以上工作地點均在安徽。

      隨后來到了上海,經過一個多月,找到了一份進口藥品注冊,也是目前的工作,途中有半年時間回合肥在某原料藥廠做GMP及注冊工作。

      總結了我的工作生涯,雖然,注冊工作是我所喜歡做的工作,但是總有一種危機感,我現在是遠離家鄉,身在上海這個大都市,找到一份進口藥品注冊工作,總算沒有丟掉老本行,而且不在與造假同行。但是想一下,如果回到內地,又有什么企業需要我們呢?據目前所看到的,安徽許多藥企進行了大變動,如合肥有好幾家于05年開建的藥企,現如今都轉讓了幾手,企業生存狀態令人擔憂。

      作為一名藥品注冊人員,我的想法是能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增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培養,在研發回歸真實的未來,我們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丁香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從零再來、wangtao、zhulikou431版主等的精彩分析讓我受益匪淺。感謝丁香園,讓我知道世界之大,活到老,學到老,唯知識才不會被社會淘汰。(llb1978, )

      如果從進入醫科大學藥學院開始算起,我的藥學生涯應該將近有15年了。15年!確實是很長的歷史時間了,估算應該有5400多天。在人生半途的今日,總結一下自己的過去,也是有些意義的。八股文學的多了,寫些文字也刻板了。今天就按照八股文的格式,總結一下藥學生涯的四失和四得:

      藥學生涯第一失:大學四年虛度。

      虛度二字絕非虛言。高考失敗后,進入母校醫科大學藥學院學習。說實話,很長時間不在狀態,怎么看怎么失望,夢想中的大學不是這樣得。因此學習不求上進,成績不求最好,只求過關。四年中,一等獎學金和三等獎學金都無緣。不過必須承認,自己虛度時光和各位老師無關,畢竟沒有人捆著你的手、捂著你的眼;圖書館大門也是隨便進,自己不追求進步,賴誰啊?話說回來,大學只是通過一個發展的平臺,關鍵看自己的努力和天分了。沒有任何收獲嗎?有啊!騙來一位太太,值了!

      藥學生涯第二失:英語和檢索技術不過關。

      來自農村,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英語成績不好。有人謙虛,自稱他的英語為啞巴英語;我還要再謙虛一個層次,自稱啞巴聾子英語。每次考試,幸虧書面英語強悍,不然很危險啊!就這樣,還英雄了一回。大三下學期,替宿舍一個哥們考四級。走麥城,被邪惡的監考老師捕獲。結果呢,幸虧過了6級(犧牲了我的六級證),不然我的學位證都玄乎啊!也就是在這次秋闈事件中,我幸虧得到當時女同學(現在太太)的大力營救,才僥幸得脫。

      為了徹底解決英語口語這個混帳問題,2006年專門去師大外語學院參加一個口語班。2個月下來,基本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談到檢索,那是相當得吸引我。但是實在笨啊,目前代理學不會。但是想一想,技術人員如果不能強悍得搜索文獻和閱讀文獻,還有什么可以安身立命得啊?兄弟姐妹,檢索很關鍵啊!

      藥學生涯第三失:知識結構不全面。

      上大學時,就是這個臭毛病:喜歡的科目就好好學,不感興趣的就湊活。畢業以后,主要從事藥學技術工作,對于藥理和分析確實搞得少了。真是遺憾啊,到目前也沒有機會深入得研究藥理和分析。其實,我是很迷戀色譜技術的。(坦率地講,我確實也很好色)。其中,2005年曾經專門南下鄭州,自己租房子,自己支付生活費用,到河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學習分析。真心羨慕那里的學習環境啊:5000千萬的分析儀器,在世界上也占一號的分析專家(他們參加英國分析學會雙盲分析比賽,獲得世界第二名),看不完的技術文獻,隨便使用的分析試劑,還有五花八門的特色樣品。。。結果很遺憾,耐不住寂寞,又掙錢去了。佛說:小失小得,大失大得,不失不得。――此語不誤。

      藥學生涯第四失:從事技術職位時間太長。

      壇子里面一位戰友說:人要多讀書,人要少讀書。讀懂這句話的人,可以少走3-5年的彎路。我想變化一下,說:一定要重視技術積累和技術經驗,但是不要迷信技術積累和技術經驗。看懂看不懂,壇友自己想吧。

      藥學生涯第一得:理論密切聯系實踐。

      不能為實踐和生產力服務的理論,就是屁話!同樣,如果一個技術人員不能將理論用于實踐,絕對屬于廢柴。很多人善于考試,在學生階段,這些人是好學生;但是進入社會,評價體系變化了,要求我們適應社會,將所學用于工作和實踐中。眼高手低、粗心大意、輕視實踐都是我們成長的障礙。坦率地講,我曾經屬于眼高手低、粗心大意、輕視實踐一族,回首看看自己地虛度春秋,真的很后悔啊!而今天的我,將珍惜每次實踐機會、每個鍛煉自己能力的場合:無論是一份發票打印,還是一份郵件的回復;無論是一個項目的運作,還是一個審計任務的安排。實踐,豐富我們的人生。

      藥學生涯第二得:每天有進步。

      學者顧炎武有名著《日知錄》,欽佩羨慕古圣先賢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孔子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告誡,凜尊先哲的諄諄交匯。俺給自己擬定一個座右銘:每天有進步!(參見附件)一人行,亦當有我師焉。(明天的我一定要比今天的強!)

      藥學生涯第三得:見賢思齊。

      丁香園水很深,經常有猛人出沒。在這里,千萬要謙虛低調。有幸結識各位戰友,確實從大家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啊!從零戰友、shyflysky戰友的注冊法規造詣、老楊同志的專利研究、ygfyzy戰友和老鞋戰友的檢索技術。實話說,在丁香園好好混,比讀某些學校的研究生強。為了不斷提高自己,下載、分類整理、解讀、拓展這些戰友的帖子,讓我受益匪淺。一句話,繼續跟著高人們混啊!

      藥學生涯第四得:要會忽悠。

      不是趙本山,也要會忽悠。結婚之前,要忽悠GF;考試之前,要忽悠老師;求職之前,要忽悠HR;工作之后,要忽悠主管;有了孩子,當然更需要深度忽悠了,好讓孩子給你打醬油啊。(zhulikou431,)

      大學能討個老婆,還有啥不滿足的?我們學校一向有著光榮傳統的。也順便鄭告一下各位還在大學混日子的學弟們,閑著也是閑著,把個人問題解決一下吧,等到參加工作,大家都會比較現實,而且都會很忙。辦公室愛情是每個公司都不主張的,而相親都是預先列好條件的速配,跟招聘面試差不多。所以,藥學生涯如果從大學開始算的話,能拐到個老婆就拐一個——莫要多年后握著老同學的手,直恨當年沒下手。

      至于專業,其實我想實驗也許比理論課更值得重視,還好我基本上對實驗還比較上心。獎學金什么的其實我認為不是最重要的(拿過一次一等獎),為了出校門討生活時有點社會能力,當當學生干部其實挺好的,學生干部畢竟有資源優勢,能得到很多一般同學不知道的信息,善加利用會很有幫助。——至于學生干部中官僚黑箱的一面,更不妨看成職場學前班。

      英語,該死的,萬惡的英語。建議大家一定要學好它。回頭看來,真想強烈建議全國的藥學院專門設一門課程,背誦ICH所有指南并精讀之,這比各版本的藥學英語都強。就算不背ICH,去考個GRE也行,考個托福也好,總之不能滿足于四六級,此血淋淋的警語也。

      所謂檢索能力,挺與時俱進的,我還真不太信得過高校教文獻檢索的老師本人是不是跟得上時代。除去知道“在哪里搜”、“怎么搜”的門徑問題,在中國的大環境下,我們往往還必須學習一些類似黑 客的技巧。這似乎沒有捷徑可言,在dxy檢索版蹲坑一年,多多練習就是了。

      知識結構不全面,大家都是如此吧?人無完人,反正作為苦命的現代人,注定要活到老學到老。——但,誰學得快,誰吃肉。只不過,工作后再學,可就沒有“標準答案”了,不可能課后沖上講臺問老師,不可能買本題集來鉆研,這頗讓一些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們不適應。

      至于所謂技術之外的“管理”,我個人認為,管別人之前,先管好自己才是緊要的。如果能到一家規范的公司,不用你怎么去學管理,公司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培訓你管理的本質和方法;而如果到了一家不規范的公司,養成一身毛病,改起來可能很難。而“忽悠”,就是比較高的層次了,似乎不好談,沒法談,近乎道了。

      世事無常,大學同窗,有畢業就考出國去留學的,有考碩或碩博連讀的,有當了公務員的,有到村里面當大學生村官的,各種各樣。但似乎早早掙到錢的還是做醫藥代表的,但醫藥代表壓力太大,需要高度的悟性血性和韌性,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至少我就不行。而且,如今的醫藥代表素質也越來越高,上次就遇見一個公司新入職的代表,是藥物合成的碩士。碩士代表早就不鮮見了,臨床專業碩士做代表的比比皆是。所以恐怕沒有一條right way,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學位一天比一天貶值的多難興邦中,干啥都更不容易,但干啥應該都能有成功的希望吧。

      看著今年的就業形勢,看著被雪片般塞入人力部門的求職簡歷,慨嘆之下,暗暗慶幸自己不是今年應屆畢業。(moliliao,)

      2004 年本科畢業,正好趕上國家藥品研發混亂時期,企業一窩蜂似的搶仿搶改新產品。國內制藥行業一片繁忙,我們研發人員加班加點做試驗、趕進度,一樣也是熱火朝天一點也不遜色。 不少人都在羨慕醫藥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有著大好前程。

      回首往事,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在醫藥行業的不斷成長,從開始的無知,到現在的懂了一下,我真的很感慨!善良的人為了金錢的誘惑什么事都干得出來!我當時做研發可以說一點都不懂,全是師兄師姐帶的。為了生活,我就是按領導意識做事, 認真做事做好事 ,然后多拿獎金而已。在這個階段我感覺我有得有失, 得到的是:學會了很多技術、方法等。失去的是:良知!

      熬過醫藥低谷時期,在一系列的整頓變革下,我成熟了! 我學習、工作2不誤,今年就要碩士畢業了。吃飯工作不愁,但我現在還是沒看到我的希望。盡管路在腳下,怎么走? 條條大道是鬼門關啊! 我就只有一次選擇機會啊!

      隨著醫改臨近,國內藥企又會進一步大規模變動,企業重組兼并將是時事所趨,我該如何選擇將是我下一步所要接受的挑戰!當前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隨著年齡的增加我也可能將會越來越不自信!盡管目前當地有幾個小企業想和我簽約,但是我又不忘到大企業去拼搏的念頭!未來3-5年是什么樣子,難說啊!為了生存,請高人指點!寫這一貼, 我也是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到小企業,做大事,成就大業可能?(chemist_yx,)

      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驛站灌水的事,按計劃,在二月結束。為什么灌水,就是要放縱一下自己;為什么要結束,就是因為還要生活、還要工作、還要學習;人生可能就這三項任務了,工作、學習、生活,灌水只能一時麻痹,卻不能解決這三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問題,因此,不灌了,干正事了。

      這一琢磨著干正事,就想著到新藥版來學學法規,看看動態,就遇到這個活動的帖子,尋思了半天,還是參加吧,不守拙、不藏短。從上了大學開始,就上了賊船,現在倒行逆施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我們家,男的入錯了行,女的嫁錯了郎,從目前的現狀看,只能將錯就錯。

      職場這么多年、專職的學習生涯這么多年,人生過了一半,沒感慨是不可能的,但談太多,也沒啥意思,就說幾個重點吧: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錯過了,別后悔、別回頭;些人、有些事,該丟的還得丟,于此為個雞肋背包袱,還不如把瓶瓶罐罐砸了從來;有些人、有些事,對你真的很重要,該挽回的還得挽回;最后一條,要多情、要無情。

      我想,樓主開的這個帖子,不是談感慨的,可能重點還是談打算吧,下面步入正文:學習很重要:英語、文獻、法律法規、專業理論等方面的學習,一天都不能放松,活到老學到老,學快學慢是能力問題,學不學是態度問題,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態度有問題的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積累很重要:對于在職場晃蕩了這么多年的人,有必要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了,細節和節點并重;拓展職業范圍:藥品、食品、保健食品、新資源食品等,只要跟“進口”有關的,不論誰來監管、不論針對怎樣的目標客戶,都不能輕易放棄機會;確立階段性重點:精力有限,必須有個輕重緩急,基本原則是,避重就輕;“客戶就是上帝”,一定要為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需要說明一下,就職場而言,人與人(機構)之間的關系,就是客服關系。(xpguo1969,)

      化工專業,入行完全是命運的安排,從沾邊算,八年有余。沾過手的,合成,制劑,信息,無一精通;分析的東西,能看明白一些。數次經歷現場考核及動態核查之類的活動。

      幾點體會:大學教育或者不行,但教科書很多可取之處。尤其聯系實踐之后,總能讓你明白很多。合成分析及至制劑,原理上有較多相同的地方。建議剛進入實驗室的戰友多看看分離原理以及光譜學方面的東西,書上的網上的都行,最簡單的捷徑,看藥典附錄,翻爛它。

      做研發的不看法規和指導原則,很可怕,無論你是做技術的還是做管理的。看懂和運用完全是兩碼事兒,深入之后再淺出,別人告訴你該怎么做時,千萬別說,我知道。眼睛要多看到別人的比你強的地方。成長關鍵詞:勤奮,踏實,主動。 (dlutheaven,)

      07年畢業,大學讀了四年所謂的生物,算了吧,改行做合成去。在張江蹲了兩年,談不上做得有多好,手腳笨了一點,勉勉強強能糊口。其實也是在新藥研發里面最低端的工作,好聽一點就是最前沿的工作。工作里面就學到點有機基礎實驗技能,比民工要好一點。

      大學四年,我也只是個路人甲。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檢索基礎也湊合,起碼現在自己也勉強建了個自己的文獻庫,當然了,那些sd,acs的大路貨掛掛代理就行了, 沒必要全下。專著也搞了不少,還沒仔細研讀,書非借而不能讀啊。其它的pubmed,google scholar之類的還會用,但不精。也懵懵懂懂地試著自己去調研,去了解新藥研發,去解決我要解決的問題。以前嫌圖書館破,現在發現我真的需要它。如果當時有人領領路,現在也不會那么迷茫了。

      還好,起碼可以蹲在園子里面看看高手發言,自己從旁學習一下,更客觀地看待問題。書不是不能讀,只是要跟實際結合,很多實際問題在教科書上都提到,只是我們都忽略了,不過,我不認為現在大學的教科書編得有多好,甚至在我眼中,連本手冊都比不上。強調英語的重要性是無論如何都不為過的,很后悔自己沒好好地學好英語,光會讀幾篇文獻。醫藥法規嘛,當時上課的時候感覺老師講得挺有趣,現在由于跟這一塊沒什么相關, 所以也拋下了。現在想想,身為中國人,政策還是要讀的,也許以后有用吧。

      至于以后是要混個工程碩士的文憑還是改行去做別的呢,我自己都不知道。起碼我覺得現在的新藥研發不是那么地樂觀,同時,經濟危機暫時還沒在醫藥行業里面爆發,但我應該怎么應對呢?我也不知道。不過,慶幸的是,最近的醫藥界里的發生幾件事還是蠻有趣的,可以值得去了解了解,也許對以后的工作有幫助吧,最起碼不會被人隨隨便便地糊弄。(lawyong_cpu,)

      我的藥學生涯,這是一個好話題,回顧一下過去,是應該好好整理一下自己思緒了。說一下我自己吧:上大學時1999年,當時報志愿的是爸爸給報的,一方面自己也不知道要上什么學校應該學什么專業更沒這個意識,只知道大學時一定要上的,小時候倒是有個愿望要當科學,不過怎么當上科學家就不得而知了。爸爸是高中畢業補習班班主任,家里父母都是教師,有很多親屬都是學醫的,父母也希望我學醫,于是第一志愿就報考了東北一個本省的醫科大學,第一專業報的是七年制臨床醫學,后來分數沒夠,考上了一個叫臨床藥學專業 ,對這個專業沒有什么概念,不懂就是了,但怎么說是個一表院校,就入學了。

      入學就知道學習壓力挺大的,對這個專業是怎么回事也沒太弄清楚,總之既學醫學又學藥學,5年共學了80多門課程,04年本科畢業是在醫大藥理科做的畢業設計,當時我不想參加工作,于是就想考研,考研選專業知道基礎藥理最好,于是就成了藥理專業的研究生。

      上了研究生我才發現我喜歡搞科研,我所在的科室是省部共建國家級實驗室,后又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科研氛圍很好,我在研究生階段接觸到神經細胞培養技術,激光工具焦顯微鏡技術,在這過程中我對神經科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并向把我的后半生投入到神經科學當中,但我所在的科室方向是心血管藥理學,所以我考博選擇了上海神經所神經生物學。

      遺憾的是沒有考上,學校有個潛規則不考本校博士考不上留校也不可能,我當時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心有點高,也不能怪誰,只怪自己實力不濟,這樣我就到了省藥檢所藥理室工作。與此同時我收獲了自己的愛情,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現在又有了可愛的兒子,有家里的支持父母退休也來省會買房落戶,家庭小康,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大房子,車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淡化, 做的是藥檢藥理工作,工作比較清閑。到現在我工作也有一年多了,還時刻關注本學科科研的最新進展,我喜歡科研這條路,無論道路曲折與否,我都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有一個更加平和的心態,實現的夢想,馬上我就要去北京學習三個月,我要用那個這段時間從新整理一下自己。 (chenzhiyong2008, )

      追逐夢想,就不要停止尋夢的腳步。十年前,我第一次踏入大學校門,望著那扇悠悠的校門,徘徊,最終還是沒有撕掉入學通知書,留下來。工作已經兩年多,輾轉無數次機場,火車站。畢業在望的日子里,我就時常思索,畢業之后能干什么呢?

      藥學本科期間,同學都是些其貌不揚的人,也沒有什么特別出色的人,就是無聊的上課,大家打牌,閑談,我總覺得沒意思,刻意疏遠,望著大家考試抄書,為了五百或壹千的獎學金打得不可開交,突然就覺得好笑,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大學生。

      為了修為的提升,避開了所有一切可以避開的爭吵。當時與世無爭的態度,甚至留下一個清高的印象,更有甚者,一個同學在我座位上寫下一句話,還是他,在畢業后一年后,已經開口向我要訂單,而我,只是敷衍,不屑一顧。大學里面,不僅要學習,更多的還是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明白自己的性格,去做最合適的修煉,提升自己。

      我家非常貧苦,每年只有2k元的錢,但我大學里面每年都至少花費1萬的生活費。那個時候,我就覺得我跟周圍的人不太一樣,只是遠不到出類拔萃的程度。我不太喜歡生活在太平庸的圈子,所以我努力地默默努力。但我知道,如果你太過于表現,那你必定會淹死在那群無聊的人中,所以大學四年,沒有任何閃亮的地方。

      后來,第一名進入學院最優秀的博導手下讀書,也是開了一個先河,原來其它系的人還是可以考取她的碩士的。但后來就發現,我的瓶頸不在于科研。導師底下的碩士無一例外的都上了博士,然后出國,可是我一定如此做嗎?我覺得我的瓶頸和不足,在于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人脈資源。而且上學期間的生活來源我必須要自己賺,導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她的前提是她站在她年入幾十萬的高度上,她體會不到缺吃少穿的生活狀態。導師所有給我的錢,加一起,是230塊人民幣,一次 100,兩次50,一次30,這就是全部了。但我碩士期間的生活費用,還是保持在每年壹萬的水平。我覺得,上大學,不是為了省錢而來的,很多人忘記了來這里的初衷和目的。我們要擴大視野,學習最優秀的思維,擴充我們的知識鏈,懂得用最先進的方式去思考,去研究我們遇到的問題。我再一次的堅決搖搖頭。

      有時候,再后頭看看,導師底下那么多人在讀她的博士,我突然就明白以前別人說的我不懂的道理,原來,讀博士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優秀的。然后就是工作。

      人要有目標,才能始終往這個方向前進,努力,否則,就容易迷失自己。只要有個目標,這就足夠了,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奮斗了。工作之后吃了不少苦頭,很艱辛,但這兩年半的經歷,應該說是大部分人五年也不可能經歷到的。跟同齡人相比,資歷的優越性也體現出來。見識的場面,商務上,業務上,英語上,都還是有一定的層次的。

      以前,為了900塊錢的考試費用,而去冒險考試。而今,這個價格不過是夜宵兩碗魚翅而已。以前,買一件30塊錢的外套。而今,女友買一件1300塊的沖鋒衣,想都不想地去刷卡。如今已經比較安逸,大大的房子,木地板,可以去健身,打斯諾克,KTV,籃球,都是免費擁有的。而工作上也重新開始另一個板塊的補充。我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認可的。

      我想說:干一行愛一行,不要給自己找那么多借口。是個男人就往上沖。富豪始終都是少數的,精英也不是那么好當的,我們都要知道,我們只是普通的小小人物,所以,不要太把所謂的自尊當回事,但是,也不要混得被人瞧不起。在學校里面,是不可能成為行家的,如果你要精通,就只有在行業里面好好努力,才能去熟悉它,認識它,改變它,光想,那叫空想。

      最后還是想說,其實該怎樣的人,還是怎樣。畢竟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不可能因為看到一些小東西而變得杰出的。(pooq,)

      如果算上大學的話,那我的藥學生涯也是第十三個年頭,回頭一看免不了嚇一跳,眼睛一眨一閉過得還真夠快得,再照照鏡子,又是嚇一跳,兩鬢已有了N多白發。

      當年高考與臨床七年失之交臂,加上班主任的忽悠,就胡亂添了藥物化學,最終進了藥學院,第一年一直沒有緩過勁來,一直處于矛盾中,是否回去重考?當然最后還是忍住了。藥學選擇了我,我也選擇了藥學。

      由于高考的失利,從大一開始我就決定考研,畢業時僥幸考上了。讀研的那段時間正是研發的黃金時期,加上個人經濟的拮據,就放棄了直博的機會,選擇了工作。

      一開始來到了江西的小蘭鎮,下了班,走出廠外,幾乎沒有什么人,但偶爾會見到幾只雞在四處覓食。那段時間主要是和沒成家的同事們吃吃喝喝,經常光顧的地方就是小蘭賓館(一農家餐館)呵呵。至今還懷念瓦罐湯、煌上煌的鴨翅、黃丫頭、梨蒿…..暫停一下,擦擦口水。當時的工作是項目管理,主要是監管外面委托的項目,負責整理資料,復印、裝訂、蓋章…..拆了重復上面的工作,有一次加班到兩點,當時還年輕,也不覺得累,現在想想就挺累的。協助注冊人員申報資料、現場考核(陪聊)、藥檢所送樣(搬運)、給質量部和中試室下單,當時的流程不順暢,部門繁多,有時候下單竟然涉及到7個人簽字。

      半年后,公司研發搬遷上海,又半年后終于因管理不暢,項目管理崗位夭折,我到實驗室做實驗,當時還是項目負責制,簡單項目一個人到底,制劑、分析、整理資料、移交注冊、參加現場考核。這個時候遇到問題都得自己負責,沒有了互相推諉,工作雖然累點,倒也自在。也就是到了上海,開始注冊了丁香園,結識了一幫新的良師益友。

      工作的第三個年頭,由于個人原因又從上海漂到了北京,研發部剛成立就我和領導兩個人,所有的戰略問題歸領導,所有的戰術實施都歸我,呵呵,也正趕上行業整頓,一頓瞎忙。忙,并快樂著! (大宋,)

      從學藥開始算起,入這行已經8年有余了。大學四年,書呆子而已,雖然成績不錯,現在看來好多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雖然母校是“從零再來”戰友所說的南派,很多課程、實驗設置繼承傳統,扎實有效,但是正如前幾天看《漢字五千年》所說“豐富的文化積淀既是遺產也是束縛”,也有些內容還是很陳舊。大學四年的所得在于,藥學百草園的熏陶,好多的同學校友。一點教訓是,學弟學妹們,應該及早地實踐,利用假期參與各種實習機會,尤其是當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實踐對于提高自身的能力很重要。對于業已存在的四大家族(考公、考研、寄托、考證),也要辯證地看,不能因此而失彼,一事無成。

      研究生又三年,還是在母校。可能是自身能力有限,課題做得不是很順利,好在峰回路轉。對于這幾年要說的話就是,有時候導師時間畢竟有限,所以多問師兄弟姐妹,多上丁香園請教,我也是那時候進的園子,學了不少東西。

      畢業后,進了一家國企做研發。正好又遇上研發的低潮期,國家對藥品著一塊抓得嚴了,是壞事也是好事。像上面幾位前輩們所說的研發黃金期的事情,雖然紅火,然而也只是曇花一現的假象,沒有什么可以記憶的東西,中國的制藥行業還得多加努力。如今已經快兩年了。第一年的課題不多,而且進展緩慢,偷閑順便考過了執業藥師;另外一個感受就是有幾個轉讓來的課題,甚至是批下來的,卻重復不出來,一切都得重新來做,做了好多無用功。所以我說國家嚴了是好事,對于那些認認真真做事情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公平些。今年的課題多,很忙,希望能夠順利,自己也更多學些東西。對于即將畢業的戰友們,有些話就是,不論怎樣,先要安身立命,多學東西,當對于前景和未來有更清晰的認識了,再做決定也不遲。

      正是:金陵求學整七年,習得武藝紙上談。常想校園香櫻桂,時與同學聊進展。多學知識常進步,貴在堅持得完善。不論歡喜不論憂,有空常來丁香園。(lvruiqin, )

      回首間,已經在藥物"研發"領域打拼了9年......

      我的經歷比較簡單,非名牌大學藥學本科畢業,找工作時懵懂的簽進了哈藥集團某藥廠,在車間實習半年后,一頭扎進該廠科研部門至今。這其中,干過仿制改劑、干過新藥新技術,也干過保健食品和飲料,甚至還做過一段時間化妝品。經歷過瘋狂的搶仿時代,也經歷過嚴酷的現場核查,經歷過深夜孤燈獨守空房做實驗,也經歷過花天酒地佳肴美酒搞公關。困難的時候也曾經考慮過放棄,但總覺得愧對企業愧對老板(了解我們企業的人會知道我這番話絕對不是喊口號),另外也源于我個人性格中的“一根筋”和不服輸。堅持至今,覺得腳下的路越來越難走,也許有一天會后悔現在為什么不趁還算年輕而早點轉行,但每每想起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幾乎已經全部揮灑在研發成功與失敗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中,就無論如何也舍不得抽身而去……

      搞研發9年,從飲料,保健食品、仿制改劑、新藥一路做下來,既有獲得批件、解決技術問題后所帶來的喜悅和自豪,也有實驗失敗,領導誤解所帶來的懊惱和沮喪,既有身心具疲但卻懷揣夢想的緊張充實感,也經歷過無所事事,空虛無助的悲觀失望期,真是一言難盡。但回首這9年的科研經歷,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我的研究都是做出來的,而不是 “作”出來的,經歷了那么多事情,我從中得出的最值得自己遵守的科研信條就是“腳踏實地、從頭做起”!(qian_boy,)

      畢業都現在,經歷了無數的轉折,時間還是一點點的流失了。我的大學是那么的無知,也許是上學上煩了,所以大學就為了拿都學位,其他的就是玩。現在感覺有點后悔,但還是對自己的做法給予支持。

      大學畢業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大學招生辦老師,這個可是個夠無聊的工作,一點技術性的東西都沒有。當時考慮大學是本科三批的,感覺不是很穩定,所以決定離職,去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之后又回到了研發,就是因為我喜歡化學的結果吧,本人又是學習中藥的,結果找了個做化學藥品的工作,但是自己還是蠻喜歡的。

      經過了3年的工作后,決定北漂,這樣做公交車就能回家了,現在還是做著化學藥品,但是有了點自己的發展目標。其實最重要的是可以坐公交回家吃飯,經常和父母在一起聊天。人的一生就是為了幸福而來的,人生下來不是來受苦的,所以人要活的開心。無論事業上有什么轉折,父母、妻子、兒女都在等你回家吃飯。 (悠云水塮, )

      從94年研究生畢業到現在算算已近15個年頭,剛開始亦是到中藥企業搞新藥開發,做新藥研究、報批,保健品的報批,省標升國標,也不知天高地厚地抗中藥注射劑,終因企業不重視研發轉而去搞生產。后來又到所謂的世界領先制藥公司造工藝開發與新藥研究工作,除了學到還算是先進的管理方式及大幅度提高了自已的英語水平外,藥學技術上感覺也沒有學到什么真的本領。又到不大亦不小的公司做QA及制劑研發與新藥注冊工作,現在又到了一家剛起步的新的研發公司,真是“時光如梭逝,人生輪流轉”,又重操舊業。只是以前做的中藥與保健品,現在改為西藥與保健品。藥廠中除了銷售沒做過,其它都做過了。生產、質量、技術及研發都做過了,做的幾個位置還算成功。

      都說制藥行業是個朝陽企業,現在只能是風光不再。全國有幾千家制藥企業,但真正日子好過的可能沒幾家,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我們的研發跟不上,絕大部企業都是靠幾個老品種打天下,又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有時免強做了個新產品,不是工藝過不關上不了市場,就是市場不對路。我覺得企業如沒有利潤,你肯定不可能搞什么新藥的創新,那可是要花銀子的。只有掙錢了,你才能有新藥開發的春天,所以“利潤才是研道理”。

      綜觀國內制藥還算成功的企業,要么你有很強的銷售隊伍、要么你有過研的研發實力、要么你有國外的市場(原料藥去做DMF)、要么你專注于你的細分市場、當然也有“靠廣告不靠療效的”,總之你得有你的強項。

      對于我,今后何去何從真的是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你如想成功你一定要積極-積極地面對你的一節、要專心-專心于重要的事情、要雙贏-和別人起成功、要創新-不怕失敗。只有這樣,才能成功。也只有制藥人的成功,才能迎來真正的制藥行業的春天。(chancellorzou,)

      我是在高校從事毒理學研究的,就來談談新藥毒理學評價吧。剛進入大學,我的最大理想是當一名好醫生——內科醫生。經過4年多的理論學習,拿了4次獎學金和評優,在最后一年的臨床實習中,我十分努力,同時也是實習隊長。但是我實習醫院是一個下面的二甲醫院,沒有什么帶教意識,我十分想做的:抽血、縫皮、抽腹水和抽骨髓等實質性操作不讓我們做,都是他們自家年輕醫生或進修醫生做了,我們做的最多的是開化驗單、拉鉤等瑣事。找工作時,我還是十分想當醫生,但心里一直沒底氣。因家庭經濟困難沒有及時考研。憑我的條件:省品學兼優學生、多次評獎、評優和本科實習發表了1篇論著等等條件,完全有能力找到一份好的醫院,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選擇了高校老師這個崗位——毒理學評價。

      上班后,我的最大理想是當一名好老師——藥物毒理學。在這幾年中我做了好幾項有關新藥毒理學評價的題目——橫向課題研究,我的體會是:作為年輕人從中的確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有很好的經濟來源;但是更多的錢還是給總負責人拿去了,高校對你的工作也沒有更多的認可,從長遠來說,走不遠,每天都是那些繁瑣的工作,后來,我們課題負責人毅然決定暫時不搞毒性評價了,而是把方向轉到縱向課題研究了,這對年輕人來說,的確是很好的,有很好發展前途。

      新藥毒理學評價的思考:新藥的上市離不開毒理學安全性評價,但如何把新藥毒理學安全性評價做好?這的確是個不小的難題。看到如今接連發生的藥品、食品安全事件,不難看到這一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毒理學工作者壓力很大,出具陽性結果,廠家施加壓力,懷疑我們的評價結果;因工作失誤出具了可能假的陰性結果,對無數的百姓可能就要遭殃。此外,無論你的試驗評價結果做的多么完善,尚存在一些小概率事件,尤其在動物試驗結果外推到人時,尚不可避免。最終政府部門必須介入、導向,吸引大批專業人才、完善評價制度和給予適當的保障,從而最大程度地避免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wh2008,)

      看到大家都寫下了自己的藥學生涯,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年頭做藥難啊,尤其是對于那些奮戰于立項、研發、注冊、生產、檢驗、操作、市場銷售一線的普通科員、職工們更是不易啊,錢賺不了幾個,還得經常性的面對工作上的困難和領導們的訓斥。

      下面也談談我的且論為藥學生涯的幾年生活吧,俺老家在農村,消息閉塞,當年(2002)高考結束,正值報志愿,報什么也不知道,恰巧一個中專畢業的同學來玩,他是學藥的,跟我說現在國家這方面人挺缺的,到時再考個藥師,將來應該還是不錯的,于是我再斟酌之間還是參考了他的意見,去了一所正統的中醫藥院校,可能是學校地處邊疆偏遠之地,學風不正,我意志也不夠堅強,四年的大學生活在閉塞與渾渾噩噩中就虛度過去了,找工作時也是什么也不懂,由于家庭原因,就沒有再繼續讀研,就打算找一個藥廠,好好干,到時再考個藥師,也能維持生計,養活一家人,可是真正找工作時發現事情卻不是那個樣子的,做工藝員,檢驗也就一月千把塊錢,做銷售倒說是來錢快,可是也得吃吃喝喝,把醫生陪好,我也稀里糊涂的錢了一份銷售代表的工作,單位還可以。可是等到轉過年來,回到學校一看,好家伙,我們系里那十多個提前去實習代表崗位的全回來了,跟我們說那個黑啊,又得前輩都喝出心臟病來了,可是在酒桌上沒辦法,還是得陪客人喝。我不禁心里也犯了怯,咱本來就是一杯倒,也嘗過吐膽汁的苦,算了吧,我還是別做了,別為了那錢把小命也送上,于是我就又匆匆找了一企業做生產。

      06年畢業,進入工作狀態,在單位一直在車間做操做工,其間也經歷過看到了一些事情,才明白這社會真現實啊。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這樣一直做操做工也看不到調動的希望,堅持還是走出去,可是一探聽外邊的消息,其實同學們也都和我差不多一樣迷茫,不同的只是他們在科室,我在生產一線。這樣念頭又傾向于留下來,心底里那份僥幸……沒準再過一段時間會把我調動一下的念頭,又悄悄地爬了上來。我就這樣在矛盾與徘徊中混著。我心想我就是想學點技術、知識,難道我還有錯么?現在想想可能真是錯了,錯就錯在來到一個遠離家鄉的企業上班,現在對于大多數中國的企業來說,他們往往可能為了穩定性無論從招聘,還是培養、提拔,基本都是先從本地的考慮,除非你是特別優秀特別出色的一個人。

      所以我選擇了辭職,現在在這家新單位老板讓我做信息調研,我感覺也是一個雞肋職位,具體事情沒有,也沒人帶,就是老板有什么想法就讓你去查查,沒事時就去國家局、sde網站及其他一些網站看看,調查一下跟蹤sde正在受理的一些新藥,但是對于我這么一個菜鳥來說,立項調查實在是超出我的能力范圍,立項報告那玩意見都沒見過,更不用提寫了,不過還好,在這期間來到了丁香園,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注冊方面的東西,為以后發展定位也有了一定的方向。 更加體會到了做藥這個行業里的不管什么職位,真是不容易啊。但是不管怎么說該行可能更不易,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努力學習吧,充實自己,以后當個管理者,至少銀子拿得多一點。

      最后,總結一下,就是丁香園內的朋友們,有刀大、從零等一些樂于助人的前輩給我們作榜樣,我們在園內學習的同時,務必要牢記丁香園的宗旨: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你的雙手,發個指點帖,沒準就會救一個人于水深火熱,也算是對處于這個不景氣的行業中的同行們奉獻一下自己的愛心吧。(ssln1003,、)

      年少無知時想賺錢,想想做藥應該有點花頭,就報了個藥學。學的東西是一大堆,最難學的是有機,看見分子式就頭 疼, 反應太多也不知道什么回事情, 書上怎么說咱就怎么記,不想多背書,每次考試僅能勉強過關,還有什么生化,藥理,世界應該很奇妙,可編成書了就無味。覺得容易點的是數學, 物化,化工原理不用記那么多,能理解就行。后來做實驗更可怕, 氣味難聞,搞不好還會爆炸出事故, 心有余悸啊,說的是做藥,別等藥沒做出來,自己就先用上了。各種各樣的課程見了不少,最后 混個證書走人。

      以后的事情完全是生活所迫,學什么做什么, 別的也做不來。作藥涉及的東西太多,自己做的也是很低端,很多事情是重復勞動,會檢索會查資料按章操作就行, 第一次做還有點興趣,做多了就無聊。遇上問題了,知道是什么學科里涉及的,有空且相對容易的話盡量自學解決,沒把握的只能找相關的更專業人士,僅此而已。 大多數新的好藥不是學藥的做出來的,都是學生化,化學的人搞出來的。

      以后做什么,有點迷茫,沒有什么核心競爭力,想做什么都有人比自己做的好,只能在夾縫里摸索。(hht666,)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