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解譜教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16 15:01:20/ 個人分類:LC-MS 液質聯用
- 文件版本: V1.0
- 開發商: 本站原創
- 文件來源: 本地
-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 授權方式: 免費
- 運行平臺: Win9X/Win2000/WinXP
第四章:質譜法
第一節: 概述
1.1 發展歷史
1. 1886年,E. Goldstein在低壓放電實驗中觀察到正電荷粒子.
2. 1898年,W. Wen發現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
3. 現代質譜學之父: J. J. Thomson(獲1906年諾貝爾物理獎).
4. 1922年, F.W.Aston[英]因發明了質譜儀等成就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2年, 第一臺商品質譜儀.
5. 50年代起,有機質譜研究(有機物離子裂解機理, 運用質譜推斷有機分子結構)
6. 各種離子源質譜, 聯機技術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應用(CI, FD, FAB, ESI-MS等)
1.2 特點:
1. 靈敏度高(幾微克甚至更少的樣品, 檢出極限可達10-14克)
2. 是唯一可以確定分子式的方法.
3. 分析速度快(幾秒)
4. 可同色譜聯用.
第二節: 基本原理
2.1基本原理
質譜是唯一可以確定分子式的方法。而分子式對推測結構是至關重要的。質譜法的靈敏度遠遠超過其它方法,測試樣品的用量在不斷降低,而且其分析速度快,還可同具有分離功能的色譜聯用。
具有一定壓力的氣態有機分子,在離子源中通過一定能量(70ev)的電子轟擊或離子分子反應等離子化方式,使樣品分子失去一個電子產生正離子,
繼而還可裂解為一系列的碎片離子,然后根據這些離子的質荷比(m/ze)的不同,用磁場或磁場與電場等電磁方法將這些正離子進行分離和鑒定。由此可見質譜最簡單形式的三項基本功能是:
下載提示:
1.您還沒有登錄,只有登錄后才可以下載此資源,
,
2.如果您還沒有注冊,請
3.下載不減少用戶積分。
本地下載鏈接
- 下載地址:質譜解譜教程
您還沒有登錄,不能下載此內容,請
,如果您還沒有注冊,請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