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八項注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06 15:13:35/ 個人分類:冬季健康
一、 補品不宜用開水沖服
蜂蜜、麥乳精等補品,多含豐富的葡萄糖、蛋白質、脂肪類、維生素以及某些礦物質,而這些成分,都不耐高溫。實驗證明,一旦加熱到60℃~80℃,其色香味會產生變化。營養成分亦遭到嚴重破壞。特別是在某些營養品中,含有適量的酶,在高溫下極易變性從而失效。
二、發燒不宜喝茶
發燒的病人,最好不要喝茶。因為茶中的茶堿和鞣酸對人不利。茶堿有興奮中樞神經、加強血液循環及加速心跳的作用,相對地也會使血壓升高。發燒病人本身的心跳及血壓已比平時高了,如果飲茶,由于茶堿的作用,會使體溫更為上升。另外,鞣酸有收斂的作用,會直接影響汗液的排出,妨礙了正常的排熱。
三、干洗的衣服不宜馬上穿
有些人剛從干洗店里取出衣服后,馬上就穿在身上,這樣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所謂干洗,就是用含有一種高氧化物的有機溶劑將衣服上的灰塵、油垢及其他臟東西溶解下來,使衣服清潔衛生而不變形。這種含有高氧化物的溶劑,有輕微的毒性,對人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長期接觸這種化學品,易患癌癥。
四、室內不宜常用芳香劑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庭常用芬香劑來驅除室內的“嗅”味,這樣做并不科學,大多數芳香劑對人的神經系統有害,少數還導致血液系統損害,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等。
五、不宜用隔夜自來水
很多人都有一種習慣:清晨用水往往一打開水龍頭就刷牙、洗臉、做飯,更甚者直接飲用自來水,但最新的研究發現,隔夜水龍頭往往窩藏有一種細菌——軍團菌。人如果感染這種嗜肺軍團桿菌就會得一種癥狀酷似肺炎的“怪病”,患者一般有胸痛、嗜睡、煩躁、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甚至死亡。
六、清晨不宜開窗
不少家庭習慣于清晨開窗,以為可以換上新鮮的空氣。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因為地球上每天有500萬噸二氧化碳及有害氣體排入大氣層中,而早晨恰恰是
空氣污染的高峰期,這時開窗換氣對人體顯然不利。開窗換氣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
時至11時或下午2時至4時。因為這兩段時間內氣溫升高,逆流層現象已消失,沉積在大氣低層的有害氣體已散去。
七、食物不宜太燙
許多人吃飯喜歡“趁熱吃”,其實吃燙食的習慣很不好。燙食能使口腔黏膜充血及損傷,造成潰瘍,破壞了黏膜保護口腔的功能。高溫燙食對牙齦和牙齒都有害處,能造成牙齦潰爛和過敏性牙痛。據有關醫學資料指出,食道癌的發生可能也與燙食有關。長期養成吃燙食的習慣還能破壞舌面和味蕾,影響味覺神經,使人口味越來越重。
八、不能喝剩余的隔夜的煮菜水
決不能喝剩余的隔夜的煮菜水,因為許多綠葉蔬菜如小白菜、菠菜、卷心菜中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在煮菜時,菜中的硝酸鹽就溶解到菜水中。菜水中的硝酸鹽若放置時間過久,在細菌作用下便會形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影響紅血球的帶氧能力,從而使機體缺氧而危害健康。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