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化學叢書-第三卷-第三冊)
作者:鄒漢法 張玉奎 盧佩章
定價: ¥ 42.00 元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8年11月
ISBN: 7-03-006716-9/O·1012
頁數: 577 頁
介紹:本書比較系統、全面地介紹液相色譜分離分析技術和方法的原理、現狀及發展動態.全書共分十四章.內容包括緒論,液相色譜理論基礎,液相色譜固定相和流動相,計算機在液相色譜分析中的應用,樣品須處理,液相色譜儀器,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和色譜峰定性、定量,液相色譜應用,液相色譜手性化合物拆分和液相色譜的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和毛細管電色譜等.
第一章緒論
1.1色譜法的定義和歷史
1.2色譜法的特點、原理和應用范圍
1.3色譜法的分類
1.3.1體積排阻色譜
1.3.2離子交換色譜和離子色譜
1.3.3反相色譜
1.3.4離子對色譜
1.3.5疏水作用色譜
1.3.6親和色譜
1.4高效液相色譜與其它色譜方法的比羅
14.1現代高效液相色譜與經典液相色譜的比較
14.2高效液相色譜與氣相色譜的比較
第二章液相色譜過程動力學
2.1液相色譜動力學理論
2.1.1塔片理論
2.1.2隨機模型理論
2.1.3非平衡理論
2.1.4質量平衡理論
2.2影響色譜柱塔片高度的因素
2.3色譜峰形參數的規律性
2.3.1色譜峰半寬度的規律性
2.3.2色譜指數修正模型中參數的規律性
參考文獻
第三章液相色譜的熱力學過程
3.1中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模型
3.1.1頂替吸附模型
3.1.2溶質-溶劑相互作用模型
3.1.3溶解度理論
3.1.4頂替吸附-相互作用模型
3.1.5疏溶劑理論
3.1.6以分子作用力為基礎的液相色譜理論模型的比較
3.2基于離子靜電作用力的色譜保留機理
3.3液相色譜中各種參數保留值的影響
3.3.1有機溶劑濃度的影響
3.3.2無機鹽濃度的影響
3.3.3柱溫的影響
3.3.4固定相性質對保留值的影響
3.3.5流動相酸度對保留值的影響
3.3.6流動相中離子對試劑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四章高效液相色譜中溶質分子結構與保留值的定量關系
4.1色譜中的分子間相互作用
4.1.1離子偶極作用力
4.1.2定向作用力
4.1.3誘導作用力
4.1.4色散作用力
4.1.5疏水作用力
4.1.6氫鍵作用力
4.1.7電子對給體-電子對受體相互作用
4.2影響分子間作用力的因素
4.2.1偶極矩(μ)
4.2.2極化率(α)
4.2.3電離能(I)
4.2.4分子間的距離(r)
4.3分子結構參數
4.3.1與分子體積相關的結構參數
4.3.2反映溶質分子電子分布的結構參數
4.3.3分子形狀的結構參數
4.3.4拓撲參數
4.4分子結構與保留值定量關系的應用
4.4.1高效液相色譜中的自由能關系
4.4.2分子結構色譜保留值定量關系用于色譜保留機旦的研究和保留值預測
4.4.3色譜保留值用于疏水性的測定
4.4.4液相色譜保留值與生物活性和一些環境化學參數的關系
參考文獻
第五章液相色譜固定和流動相
5.1液相色譜流動相
5.1.1正相色譜常用沖洗劑
5.1.2反相色譜常用沖洗劑
5.1.3反相離子對色譜法常用沖洗劑
5.2高效液相色譜常用固定相
5.2.1液-固吸附色譜固定相
5.2.2化學鍵合固定相
5.2.3鍵合固定相的分類
5.3其它基質材料的液相色譜固定相
5.3.1有機高分子基質的液相色譜固定相
5.3.2其它無機基質的液相色譜固定相
參考文獻
第六章液相色譜專家系統及其柱系統推薦
6.1專家系統的結構
6.1.1知識庫和知識表達
6.1.2推理機
6.2液相色譜專家系統及其應用
6.3色譜專家系統中的柱系統推薦規則庫
6.3.1分離模式選擇的基本條件
6.3.2液相色譜保留值和選擇性的一些基本規律
6.3.3液相色譜分離模式的推薦
6.3.4反相色譜流動相和固定相的選擇性原則
6.3.5液相色譜流動相和添加劑的推薦
6.3.6實際樣品對柱系統推薦規則的驗證
參考文獻
第七章液相色譜分離條件最優化
7.1段化參數與優化指標
7.1.1優化參數
7.1.2優化指標
7.2試驗設計方法
7.2.1正交設計
7.2.2因子設計
7.2.3混合設計
7.2.4勻殼設計
7.2.5均勻設計
7.3優化方法及其應用
7.3.1單純形優化方法
7.3.2復合形和重復設計優化方法
7.3.3“窗口圖形法”和“重疊分辨分離度法”
參考文獻
第八章樣品預處理技術
8.1液-液萃取
8.1.1萃取溶劑的選擇
8.1.2pH值的控制
8.1.3液-液萃取其它操作因素的控制
8.2液固萃取
8.2.1液-固萃取固定相和流動相
8.2.2固相萃取的影響因素
8.2.3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8.3膜技術在樣品預處理中的應用
8.3.1微滲析
8.3.2超濾膜技術
8.4衍生化和柱濃縮樣品預處理
8.4.1衍生化技術
8.4.2液相色譜柱濃縮預處理技術
參考文獻
第九章高效液相色儀器
9.1高壓輸液系統
9.1.1貯液系統
9.1.2高壓輸液泵
9.1.3梯度淋洗裝置
9.2進樣系統
9.2.1注射器進樣
9.2.2閥進樣
9.2.3自動進樣器
9.3色譜柱系統
9.3.1色譜柱的結構
9.3.2色譜柱的填充
9.3.3色譜柱的評價
9.3.4色譜柱的使用技術
9.3.5色譜柱恒溫裝置與餾分收集器
參考文獻
第十章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和色譜峰定性定量
10.1檢測器的性能指標
10.1.1噪聲和漂移
10.1.2靈敏度
10.1.3敏感度
10.1.4最小檢測量(Mmin)
10.1.5線性范圍
10.1.6譜峰的擴張
10.2液相色譜檢測器
10.2.1紫外吸收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0.2.2示關折光檢測器
10.2.3熒光檢測器
10.2.4電導檢測器
10.2.52安培檢測器
10.3離子對色譜的抑制柱反應
10.4間接檢測方法
10.4.1間接檢測方法的基本原理
10.4.2間接檢測的理論基礎
10.4.3間接檢測系統的設計
10.4.4檢測靈敏度
10.5定性分析
10.5.1利用已知標準定性
10.5.2利用檢測器的選擇性定性
10.5.3利用紫外檢測器全波長掃描功能定性
10.5.4利用改變流動相組成時被測組分的保留值變化規律定性
10.5.5收集色譜柱流出各組分,再用其它化學或物理方法定性
10.6定量分析
10.6.1峰面積的測量
10.6.2定量計算的幾種方法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應用
11.1正相色譜的應用
11.2反相色譜的應用
11.2.1反相色譜在生物醫學上的應用
11.2.2反相色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
11.2.3反相色譜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11.3反相離子對色譜的應用
11.3.1反相離子對色譜分離分析無機離子
11.3.2離子對色譜在生物橋學分析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手性對映體的HPLC拆分
12.1非對映異構化衍生拆分法
12.1.1異硫氰酸酯(ITC)及異氰酸酯(IC)
12.1.2萘衍生物(NAD)類
12.1.3酰氯與磺酰氯類
12.1.4光學活性氨基酸類
12.1.5其它手性衍生試詢劑
12.2手性流動相拆分法
12.2.1配基交換型手法添加劑
12.2.2手性離子型絡合劑
12.2.3環型葡聚糖(CD)添加法
12.2.4其它手性流動相添加劑
12.3手性固定相拆分法
12.3.1蛋白質手性固定相
12.3.2聚合碳水化合物衍生物手性固定相
12.3.3空穴型手性固定相
12.3.4電子給予體電子受體型手性固定相(Pirkle型)
12.3.5配基交換手性固定性
第十三章生物大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分析
13.1生物大分子高效液相色譜的分離模式
13.1.1體積排阻色譜的分離機理
13.1.2離子交換色譜的分離機理
13.1.3疏水作用色譜的保留機理
13.1.4親和色譜的理論模型
13.1.5金屬絡合親和色譜
13.1.6共價色譜
13.2生物大分子分離分析用固定相
13.2.1有機高分子基質固定相
13.2.2無機基質生物大分子分離固定相
13.3生物大分子分離分析的影響因素
13.3.1尺寸排阻色譜的影響因素
13.3.2離子交換色譜的影響因素
13.3.3反相液相色譜的影響因素
13.3.4疏水作用色譜(HIC)的影響因素
13.3.5親和色譜的影響因素
13.4高效液相色譜在生物大分子分離分析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毛細管電色譜
14.1毛細管電色譜的基本原理
14.1.1毛細管電色譜中自加熱效應
14.1.2毛細管電色譜的譜帶展寬
14.1.3電色譜的保留機理
14.2毛細管電色譜儀器和柱制備
14.2.1毛細管電色譜填充柱的制備
14.2.2開管毛細管電色譜柱的制備
14.2.3毛細管電色譜的梯度洗脫技術
14.2.4毛細管電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
14.3毛細管電色譜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