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成功學”和人生哲理書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25 15:28:25/ 個人分類:博士
當今世界,人們愛走極端。一方面,書店里放著林林總總、號稱是“成功學書”的書,吸引很多“渴望成功的人”購買;另一方面,一些人似乎談虎色變,要么是對這些書嗤之以鼻,要么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棍子打死。凡此種種,都不客觀、不理性!
設想有一天學生會請我開個講座,學生提問到:“請談談對成功學書的看法。”我要大聲疾呼如下:
什
么“成功學書”的定義是什么呢?你說的是哪本“成功學書”呢?有的人說成功學書好,有的人說成功學書壞。我認為,只有看過的人才有發言權,沒看過的就別
說。并且,看過哪本書,就評價哪本,才是正確的做法。以我來說,我到中國的書店里看到很多“成功學書”,我翻開他們,一看是不厭其煩講故事的(“從前有個
老和尚”),或者空洞喊口號的(“細節決定成敗”、“心態決定一切”),就馬上丟下書本,因為這不符合我的讀書習慣:我喜歡單刀直入講道理的,比如星云大
師《迷悟之間》有一些篇目(約占5%)非常對我胃口,我還喜歡國外的書,比如《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那么,后者是否是“成功學書”呢?這不好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西方書店的書架上也根本沒有“成功學書”這個分類,因此籠統
地說成功學書是好或者壞,這非常誤導。
其實,抒發對人生、對世界萬物道理看法的書,古而有之!《孟子》、《莊子》、《老子》、《荀子》就
是這樣的論說道理的書。《菜根譚》、《呻吟語》、《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就是這樣的書。《古文觀止》、《曾文正公全集》里面的很多篇目,都抒發了作者
對人生、對做人道理、對宇宙中存在的道理的看法。
抨擊看此類書的人,往往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從攻擊人的角度說:“你看了這些書,你成功了嗎?”
首
先,真理在宇宙中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理就是真理,他不會因為別人看了書成功就存在,也不會因為別人看了書沒有成功而不存在。而且,看
了書成功的,和看了書卻失敗的例子到處都有,不能因為有的人看了某本書最后當了局長而說這本書有用,也不能因為別人沒看這本書也當上了局長而說這本書沒
用。這正好比,我寫了篇《出國推薦信的門道》,不能因為我沒有進哈佛大學而說我寫的都是謬論;而別人在BBS上寫了自己的申請經驗,不能因為他進了哈佛而
說他寫的都是真理。那么,宇宙里存在什么真理呢?Brian Tracy的《Maximum Achievement》寫了很多真理,比如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其
次,無論你看什么書,都無法產生立桿見影的效果,“There is no quick
fix”。這不難理解:古代的人讀四書五經,都不會產生立桿見影的效果。無論是趙匡胤還是曾國藩讀古書、讀兵書,都不會有立桿見影的效果(但會有潛移默化
的長期積累效果)。你指望產生立桿見影的效果,和你指望在路上揀到一個皮夾子,又有什么區別?這不是急功近利嗎?
還有,你怎么知道人家讀
書就是為了“渴求成功”呢?(即便“渴求成功”,只要求之有道,又何罪之有?)以我來說,我讀一些書(如《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小窗幽記》)的確目的是了解人生的道理,增加對“上下文”的了解。了解后,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最后,別人在家里看什么書都是別人的自由。現代文明人更應該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別煽情點火地說什么“科學家不看科學書,卻看什么《小窗幽記》。”且不說這樣的話有多么主觀、霸道、誤導、歪曲,要是碰見西方人,他就會惡狠狠地回應說:“Tha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成功學人生哲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