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科學研究的學習 我的一點看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15 15:31:29/ 個人分類:科研路上

      科學研究研究生朋友在研期間必須的工作,也是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必經途徑。在這個學科交叉縱橫的時代,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須掌握廣泛的知識。搞醫學的得會物理,也得知道數學,對一些工科的知識也要有所了解。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知識你或許認為學了是多余的,最起碼現在沒有必要到時候問問知道的朋友就可以了。一個看似不經意的想法或許滅掉了你創新的機會。學科的交融導致一個從事科研的人在開始著手工作之前必須了解一下自己需要知道的東西有哪些,還需要知道什么。一定要有個事先的準備。 我在一個醫學院校工作,搞得是交叉學科的東西,對所在科室的儀器設備基本熟悉,也了解一些相關的醫學知識,這對于一個從沒有搞過醫學的人來說是必須的。雖有業有專攻,但拓展視野也是應有之意。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卻對一些研究生朋友在科研上的一些事情有很大的看法。 我們科室的研究生主要來源于醫學相關的專業。他們一些是從學校直接過來,也有從基層醫院過來的,動手能力也不盡相同,有些學生好學習,對一些科室相關的設備儀器及所涉及的知識領域有所了解,有些則一點也不知道,告訴他學習一下,他的回答是,我最關注的是實驗產生的效應,為什么這樣不是我關心的,我也有沒有時間學習哪些,我還要畢業呢。再說了我畢業就不做這些了學了也沒有用,干嗎費勁學那些。

      我肯定他們的回答是正確的。他們確實是來為了學位證來的,完全沒有必要知道太多的東西,有文章出來,有學位證拿就完了。這是他們需要的。學習一下與科研相關的看來確實對他們沒有必要。 今天有一個研究生做實驗,實驗之前問我儀器是否正常,我說不知道,需要檢驗之后才能知道,問我上一次是否正常我說,是的。然后人就去做實驗了,我沒有去,說實話有2層,一是原來教他他不學,二是時間太緊不可能做調試,他要馬上就做。不管他了。他自己就去做了。下班時我順道去看了看,發現儀器工作非正常,他說聽聲音是正確的,我暗笑看來儀器的檢驗不如經驗的判斷,但細心一看,儀器上的一些旋鈕被人動過了。

      儀器是否正常不說,這樣的操作可能嚴重導致該設備的損壞。還云云一些要我抓緊弄,他還有其他實驗要繼續進行。調試完后得到了實際的數據,他也沒有再說就去做了。我也去吃飯了。 我始終認為不管你因何目的來上研究生的,既然做了,那么你就應該對自己課題相關的知識領域有相關的了解。

      一句不是關注的就對付過去,我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人。科學實驗很多情況下不是在你認為的方向上發展進行,有些時候背道而馳。也不能說那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只能說知道了也許會有新的發現,不知道也許你錯過了重大的發現。 又想起前些天一個師兄講過的一句話,一個專家在聽他講的物理實驗課時提出,此實驗與醫學沒有相關性,要求不應開設。我笑那個專家的愚蠢。即便是實驗本身沒有與醫學相關,但是這個實驗之所以要講也具有其科學價值。

      雖沒有相關的東西直接表現出來,但是間接表現出來的理念應該是醫學專業人朝著另一種思維考慮的敲門磚吧。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相互的聯系,哲學指導科學研究,科學研究實踐著哲學的思想。雖然你以后不想干研究生所干的事了,但是你多學了哪些知識也許對你將來有用,不能作為實踐上的指導也會對思維的跳躍發展有所幫助。浮躁是現在這個時代搞科研的一個特征,能認清自己找到合適的位置也是這個時代人所缺乏的。忙忙碌碌的世界有幾個能沉下心來潛心搞下去呢。當發現自己當年的實驗在朝另外一個方向想一下,做一下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時不要吐怨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只能證明當年你搞得不是科研,是哪個學位證書。還得慶幸你應該滿足。


    TAG: 科學研究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