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馬兜鈴酸腎毒性機制研究獲進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6-27 16:04:41

      馬兜鈴酸(AA)是馬兜鈴酸腎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AAN) 和巴爾干地方性腎病(Balkan endemic nephropathy, BEN)的致病原因,已經引起了國際上的高度重視。氧化和還原是AAI(AA的主要毒性成分)在不同物種體內快速清除必不可少的代謝過程。然而,哪些酶參與AAI體內的氧化、還原代謝以及此代謝過程在AAI腎毒性中的作用尚不明確。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安評中心前期的研究工作表明,肝臟CYP1A參與AAI的氧化代謝,此代謝過程使小鼠血液及腎臟中AAI的含量降低繼而減輕AAI所致的腎毒性。該研究結果已在Kidney Int(2008,73:1231-1239)雜志上發表。

      腎臟不僅是還原代謝AAI能力最強的器官,也是AAI毒性的靶器官。因此,該中心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了哪種酶參與腎臟AAI的還原代謝以及此代謝過程對AAI腎毒性的影響。結果顯示,NAD(P)H:醌氧化還原酶(NQO1)在腎臟具有較高的活性,且分布位置與AAI所致腎臟病變的部位一致。NQO1的抑制劑雙香豆素、苯茚二酮均可抑制AAI在腎臟內的還原代謝,延緩AAI的血漿清除。雖然抑制劑處理后,小鼠血液和腎臟中AAI的含量明顯升高,但其所致腎毒性卻顯著降低,表明NQO1參與AAI在腎臟內的還原代謝,且這一還原代謝過程可能是AAI誘發腎臟毒性的主要原因。

      此部分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毒理學領域頗具影響力的雜志《毒理學》(Toxicol Sci) 上。該結果為深入研究AAN機理提供了新的依據,為馬兜鈴酸腎病預防提供了新的線索,同時也為中藥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6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1680
    • 日志數: 80
    • 文件數: 26
    • 建立時間: 2009-03-28
    • 更新時間: 2012-08-18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