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字雖然看起來枯燥乏味,卻是團體標準的第一步,屬于基礎的基礎。包括團體標準化決策機構、管理協調機構、標準編制機構的組織機構,團體標準管理辦法、制定程序、ZL處理制度等標準化相關的工作文件。 從組織機構看,一種是試點單位在原有全國專業技術委員會的基礎上,建立團體標準化的組織機構。...
國家標準委對第二批試點工作提出3點要求:一是各試點單位要加強自身建設,社會團體是團體標準的第一責任人,以往政府標準工作的組織機構、制定程序和工作機制等,能夠和市場化標準相適應的,可以借鑒采用;不相適應的要大膽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團體標準特有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建立起適應新形勢的團體標準化組織機構和相關制度。...
體現團體標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一樣,均屬于標準范疇,應當遵循標準化工作的基本規律。 《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第八條“社會團體應當依據其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進行活動,規范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應當配備熟悉標準化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建立具有標準化管理協調和標準研制等功能的內部工作部門,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和標準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明確團體標準制定、實施的程序和要求。”...
團體標準數量和競爭力穩步提升,社會團體在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的領域制定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團體標準;團體標準制定機構影響力明顯增強,團體標準化工作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機構;團體標準化工作機制基本完善。社會團體自主制定標準的運行機制更加規范,第三方評估、社會公眾監督和政府事中事后監管的機制更加健全。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