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主任表示,團隊的工作圍繞油料和生物毒素開展,目前已在全國開展油料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的建設工作以及推廣糧油中的真菌毒素如硫代葡萄糖苷高靈敏檢測技術與降低風險工作。 生物毒素是天然發生的,在農產品的生產、儲存、加工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2015年團隊在農產品黃曲霉毒素靈敏檢測與預警控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并通過轉化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長久以來與島津的合作實現了雙方的優勢互補,張奇主任認為儀器不僅是技術的載體,儀器的應用開發更是對檢測方法起到了助推作用。
采訪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