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4-06-01 15:37:10
大部制改革:從佛山看中央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被傳得沸沸揚揚、爭議不斷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塵埃落定。專家認為,這一輪改革須在今年年底完成,因為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是地方改革的風向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500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
制圖:彭訓文 數據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注:2003年至2018年數據未計入國務院辦公廳)三月十三日,北京市民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門前拍照留念。樊甲山攝(人民視覺) “一只蛤蟆跳進水里,歸農業部管,蹦到岸上就歸林業局管。”“我種牡丹歸林業局管
加強土壤環境監測正當其時 污染處罰,不再是糊涂賬(美麗中國·和諧共生) 數億資金熱捧,醫療AI如何在精準醫療領域布局? 后疫情時代我國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中國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歷史、現實和未來 發展科研綠色通道 國務院發布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意見 損害擔責精準對癥環保困局 環境污染治理更進一步 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棋子”要成“棄子”?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今年起在全國范圍內試行 請回答,衛健委的2018 年終盤點:2018年制藥圈十大熱詞 美敦力董事長兼CEO:全球醫療正轉入“價值導向” 生態環境部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