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重磅!葛瑛教授獲2020年美國質譜年會(ASMS)Biemann 獎

    布魯克質譜
    2020.4.16
    970202710b851ec3bcb03e521bad7eb4.gif

    近日,美國質譜年會(ASMS)組委會公布了2020年度ASMS各大獎項的獲獎名單,包括杰出貢獻獎、Al Yergey質譜科學家獎、Ron Hites Award、Biemann獎等獎項(鏈接:https://asms.org/about-asms-awards)。

    Biemann獎主要授予基本或應用質譜學領域做出重大成就的青年科學家。2020年度Biemann獎授予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細胞與再生生物學和化學教授葛瑛博士(Dr. Ying Ge)。

    de206c7f82d06cc0957dafe24696d684.png

    葛瑛教授199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2002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葛教授加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組建質譜系并擔任主任,2015年獲得終身教授職位,目前已發布高影響因子論文近百篇,擔任美國強磁場中心顧問和美國質譜協會董事,并且是NIH、AHA、NSF、NASA等多個基金委員會的評委,以及包括Science、Nature、PNAS等多個頂級科學雜志的審稿人。

    841943bcea5544fe90fe21b1e812822b.png

    圖:葛瑛教授,照片攝于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葛瑛驗室

    葛瑛教授對基于質譜的自上而下的蛋白質組學以及對心臟病理學的基本見識做出的重大貢獻。葛瑛教授證明了具有電子捕獲解離(ECD)的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FT-ICR)MS對于繪制不穩定的翻譯后修飾的有效性,對大分子蛋白的同位素分析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可以直接表征來自人心臟組織的大分子蛋白質。為了解決自上而下的蛋白質組技術中的難題,葛瑛教授成功地開發了蛋白質提取、溶解性和分離的新策略,實現了生物學關鍵——心臟蛋白的整體質譜表征。她的卓越技術水平使她在肌絲生物學領域取得了重要發現,并獲得了對心臟疾病的新穎見解。例如,她已經確定了心肌肌鈣蛋白I的磷酸化和肌動蛋白同工型轉換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潛在生物標記。
    相關閱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專訪


    5e752725b9583dedfec8d04e878cc9a5.png

    文章作者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