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治理產業鏈分析
大氣污染治理領域最初開始于對火電廠等行業的改造,而燃煤電廠已于2014年7月1日基本完成脫硝改造,其后脫硝催化劑需求量急劇萎縮;而2015年,隨著火電廠脫硝改造業務的完成,新建火電機組量的減少,脫硫脫硝工程改造項目的萎縮,對大氣污染治理公司環保工程業務的拓展帶來影響。
根據中電聯的數據,我國火電行業2014年底脫硫累計市場份額中,前10位即CR10為86%,但前5位即CR5為 55%(2013年同期分別為62%、42%),說明行業逐步扭轉前幾年惡化的競爭生態,集中度有所提升。由于國家經濟形勢發展減速,社會用電量呈現負增長現象,隨著未來項目源的逐漸減少,以及行業內優質口碑的逐漸樹立,大批在近兩年進入行業的中小企業逐漸感受到了來自業內巨頭們的壓力,市場的集中程度將會進一步提高,一大批弱勢的小企業將在即將到來的行業瓶頸期退出市場。
大氣污染治理產業鏈
大氣治理行業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市場機會主要集中在提標改造市場、運維服務市場和非電力領域市場。因此,現階段的大氣污染治理企業向著綜合環保服務商及其他領域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發展,如垃圾焚燒發電煙氣處理。
許多企業在強化傳統大氣業務競爭力的同時,將公司重心落向其他環保領域,如固廢處理、污水處理及土壤修復等。
而機動車尾氣作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涉及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實現治理目標需要不斷提高汽柴油質量。為了滿足更趨嚴格的產品規范要求,煉油企業不斷采用高性能催化劑、凈化劑,結合新的應用工藝實現能源的清潔生產。
2015年,新環保法開始實施,隨著行業宏觀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可能會激發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投資熱潮,致使市場競爭主體增多,行業的競爭氛圍將較以往濃厚。
下面就將大氣污染治理中的工業領域情況做一梳理。
火電領域
火電廠煙氣處理是大氣污染治理領域最為傳統的一塊,代表性的公司有國電龍源、清新環境、博起環保、中電遠達、菲達環保、科融環境等。
該領域龍頭企業中電遠達主要業務集中在脫硫脫硝除塵工程總承包、脫硫脫硝特許經營、脫硝催化劑制造及再生、水務運營、核廢環保等業務。2015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36億元,較上年增長1.49%,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87億元,較上年增長 23.36%。除傳統火電廠脫硫脫硝除塵業務外,公司積極拓展環保領域其他版塊,目前擁有5個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回用投資運營項目,規模達到25萬噸/天。
菲達環保目前銷售除塵、脫硫、脫硝、氣力輸送、垃圾焚燒等環保裝備,也經營大型燃煤電站環保島大成套、垃圾焚燒廠BOT總承包、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BOT總承包、工業污水處理等綜合服務項目。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3.84億元,同比增長21.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0.83億元,同比增長50.53%。
垃圾焚燒尾氣處理領域
垃圾焚燒發電近幾年替代填埋成為未來生活垃圾處理的主流趨勢,而其尾氣處理也成為大氣治理企業競相追逐的領域,代表性的企業有雪浪環境、盛運環保。
雪浪環境主營業務覆蓋垃圾焚燒發電和鋼鐵冶金領域,公司作為國內垃圾焚燒發電和鋼鐵冶金領域煙氣凈化與灰渣處理系統設備的龍頭企業,專業為客戶提供煙氣凈化與灰渣處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68.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其中垃圾焚燒行業實現收入 23,697.2萬元,比同年同期減少0.26%,鋼鐵冶金領域實現收入13,763.95 萬元,比同年同期增加0.91% 。
盛運環保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4,032.50萬元,同比增長35.55%;營業利潤86,893.93萬元,同比增長305.1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凈利潤73,965.77萬元,同比增長216.28%。2015年公司還投資了金葉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煤炭清潔行業
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需達到煤炭清潔化,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解決許多技術問題。需要將煤炭中的硫等物質分離出來。近年來,而現在技術能夠將將燃煤排放物脫硫98%。這一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有神霧環保、三聚環保。
神霧環保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1,468.0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0.95%;實現營業利潤19,957.6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1.27%;實現利潤總額19,886.21萬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116.88%;實現凈利潤17,548.2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1.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121.1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5.53%。
三聚環保在2016年將結合化石能源行業發展狀況和趨勢,借助公司在能源凈化領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落實公司戰略規劃,在合成氨高性能催化劑及配套新技術和市場的開拓與發展、懸浮床加氫工藝技術及市場的開拓與發展、脫硫凈化劑循環應用業務、海外脫硫凈化業務等領域投入精力并開拓新局面,力爭2016年度的凈利潤較上年實現不低于30%的增長。
冶金行業
鋼鐵等冶金行業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領域,這一版塊的代表性企業有龍凈環保、永清環保。
近年來國家環保政策不斷出臺,環保標準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超凈排放”概念的提出,龍凈環保主要產品”以銷定產”的訂單式生產,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60.26億元,比上年556,821.18萬元增加45,845.18萬元,增幅8.23%。
永清環保在2015年鋼鐵行業和火電大氣治理業務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貢獻點,公司主要采取成熟的EPC總包工程的模式,部分通過托管運營方式取得服務收益。
環境監測
近年來空氣監測等環境監測市場爆發,許多大氣治理公司逐步向環境監測領域拓展,而其也是環保產業鏈最上端的行業,因此在此也列為大氣治理產業鏈中做說明。這一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有先河環保、賽默飛、雪迪龍、盈峰環境。
空氣監測市場,先河環保和賽默飛仍繼續保持較高市場份額,合計60%;水質自動監測市場仍以采購進口儀器為主,國產儀器仍處于劣勢;污染源在線監控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污染源在線監控市場份額必將進一步臧大。
雪迪龍作為環境監測的龍頭企業,公司已由較為單一的監測設備供應商逐漸發展為環境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的業務范圍已涵蓋環保及工業等諸多領域,監測要素已覆蓋廢氣、空氣、廢水、污水、土壤等多個監測要素。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完成 10.02億元,與去年同期7.41億元相比,增長35.19%。凈利潤完成 2.63億元,與去年同期1.99億元相比,增長32.23%。
先河環保2014年度收入保持增加,主要系主營業務空氣監測系統及環境監測運營業務保持增加所致。
盈峰環境原為上風高科,1974年以風機起家的盈峰環境于今年年初正式涉足環保,主營環境監測等業務,公司在2月的更名發布會上提出了“力爭2018年凈利潤超過8億元,市值突破300億元”的宏偉目標。
今年年初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訂版開始實施,將有利于拉動大氣治理市場的需求,全面利好大氣子行業發展。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