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連曝抄襲、100%重復!“學科交叉”鬧的嗎

    2021.11.08

    繼11月1日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屆軟件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陳杰的學術論文涉嫌學術不端被舉報后,11月5日,該專業又被曝出有學生抄襲論文。

    據多位網友舉報稱,湖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2018屆畢業生侯偉的碩士學位論文《企業協同辦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涉嫌抄襲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畢業生楊姝妍的學位論文《基于J2EE的企業協同辦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兩篇論文重復率近100%。

    《中國科學報》記者發現,兩篇論文的架構章節、摘要甚至正文內容都高度雷同,多個段落和表格幾乎一字不差;侯偉的論文提交日期比楊姝妍的晚6個月;兩篇論文的致謝部分內容相似,但卻致謝了兩位不同的導師,侯偉致謝了其指導老師、現任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向志強。

    記者就此事向湖南大學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目前,侯偉的論文在“中國知網”已搜索不到。

    11月3日,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透露,該校收到陳杰的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舉報后,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核查。

    經查,陳杰的碩士學位論文《面向新媒體的新聞縮寫關鍵技術研究》構成學術不端。

    該校已撤銷陳杰的碩士學位,取消其導師唐克龍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

    如果最新一起論文抄襲事件坐實,這將是湖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近年被爆出的第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2018年,該院軟件工程專業2016屆在職碩士畢業生曹律的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被爆嚴重抄襲。

    湖南大學最終撤銷抄襲者曹律的碩士學位,并取消論文指導教師陳竹三年的研究生招生資格。

    近年來,高校學術不端事件時有發生。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東風認為,論文抄襲事件發生有多方因素,包括招生時為了爭取生源和招生指標,進行跨專業招生;學校與企業合作招生泛濫,企業以一些不對口的專業借高校之名搞利益交換;研究生培養雖有方案和制度,但落實不到位;相關部門只關注招生數量、論文發表量和就業率,缺乏監督和日常管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中國科學報》,一個專業接連出現抄襲論文事件,說明該專業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學風存在嚴重問題,導師也沒有盡到應盡職責。

    高校查重但并不能完全解決學位論文抄襲問題,論文是否有原創價值也無法通過查重判斷。

    高校應強化導師對學生的過程管理,讓導師真正指導學生完成與論文相關的研究。

    熊丙奇表示,要讓導師對培養學生的質量負責,就必須把培養自主權交給導師。

    要讓導師有教育尊嚴和學術尊嚴,必須改革教育和學術管理評價體系,實行學術同行評價,關注教師的真實教育能力、教育貢獻以及學術能力、學術貢獻,讓教育與學術尊嚴回歸,形成明晰的導師倫理規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師則認為,出現學生抄襲學位論文事件,不能完全歸咎于導師。

    “導師一般會從規范性、結構、工作量及創新性等幾個方面審查論文,但沒法全程把關,也就無法把控論文是否抄襲。”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不少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學生是自主招考的非全日制學生,他們不參與導師課題,導師也就無法進行日常科研質量監管;很多該專業的學生本科所學完全與軟件工程無關,包括法律、英語、園林、旅游管理等專業,學生沒有軟件工程基礎就只能抄襲,或者找槍手代寫。

    他補充道,學科交叉本來是好事,但應要求導學團隊集體指導,跨學科單獨指導可能帶來專業質量把關不嚴等問題。

    細究起來,此類論文抄襲事件或許不是個例,這個問題的根源出在早期以創收為目的的軟件工程專業自主招生上。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