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涂片找抗酸桿菌操作規程(改良堿性復紅法)

    2021.5.20

    1 檢驗目的

    檢驗樣本中是否含有抗酸桿菌,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

    ?

    2 原理

    結核菌、麻瘋桿菌、恥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體表面有一層脂或脂質之皮膜不易著色,但一經著色后酸或乙醇的作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脫色。利用這特性并以增強的染色液予染色,然后再以酸及乙醇加以處理,使其脫色后再對比染色,此時抗酸性菌仍是固定著最初色素的顏色(紅色)。

    ?

    3標本要求

    (1)標本類型:病人的痰、穿刺關節液、腹水、胸積液、組織、腦脊液、分泌物、尿液等

    (2)標本采集:見標本采集手冊(一般須得深咳痰,其它無特殊要求。)

    (3)標本儲存和運輸:可室溫保存、室溫運送。病人標本須密封運送以避免污染環境。

    ?

    4 容器和添加劑類型

    痰盒、尿杯、試管等

    ?

    6 試劑

    (1)???????試劑名稱:結核菌染色液

    (2)試劑生產廠家:廣東省結核病研究所統一配制

    (3)包裝規格:3X500ML

    (4)試劑盒組成:

    試劑1:石碳酸復紅液

    試劑2:酸性酒精溶液

    試劑3:亞甲基藍溶液

    ?

    7設備:

    ?

    8操作步驟

    ⑴涂片經火焰固定,加石碳酸復紅液染色5分鐘或更久(需加溫)。

    ⑵水洗(之后盡可能將水瀝干)。

    ⑶加酸性酒精溶液,脫色1-2分鐘。

    ⑷水洗(假如標本面還可以看到殘存紅色時,再加酸性酒精溶液脫掉紅色為止)。

    ⑸加亞甲基藍溶液染色30秒,水洗,干燥。

    (6)鏡檢。

    ?

    9?干擾和交叉反應

    麻風菌可能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

    ?

    10?? 生物參考區間

    涂片未見抗酸桿菌

    ?

    11?患者檢驗結果的可報告區間

    涂片未見抗酸桿菌/涂片見細長、紅色抗酸桿菌

    ?

    12?臨床意義

    結核分枝桿菌不產生內毒素和外毒素,其毒力主要是在機體中細胞內、外生長與大量繁殖的能力,成分與其代謝產物引起反應(Ⅳ型)導致一系列組織學上的意義。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