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質檢總局截獲79批次不合格化妝品 涉花王、貝親等
據質檢總局公布的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第三季度共有79批次化妝品未予準入,總計達16.6噸,涉及護發素、面霜、沐浴露、面膜等產品,存在含禁用防腐劑、霉變等多項問題。
筆者統計梳理發現,不合格的化妝品來自印度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美國、韓國、法國、俄羅斯、德國、保加利亞、澳大利亞11個國家和中國的香港、臺灣地區,其中,日、韓兩個國家的產品最多,常見品牌包括芙珂姿、花王、貝親等。
未予準入化妝品進口國與批次數量
據統計,未予準入的原因有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標簽或包裝不合格;霉變;微生物指標不合格;超過保質期;貨證不符;檢出禁用成分。其中,標簽或包裝不合格、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的情況較多,占了全部產品的半數以上。
未予準入的原因占比
這些產品中,來自俄羅斯的9批次2612.1千克力贊系列產品出現霉變,成為今年首次因為霉變被禁止準入的化妝品。另外,日本的花王牙膏、印度尼西亞的大米香皂檢出了禁用成分。5批次花王牙膏檢出芐索氯胺,而《GB 22115-2008 牙膏用原料規范》中將芐索氯氨列為禁用組分。2批次大米香皂則檢出了羥苯異丁酯及鹽,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羥苯異丁酯及其鹽類作為禁用防腐劑,不得添加在化妝品中。貝親的3批次新生兒泡沫沐浴露則因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在寧波口岸被攔截。
質檢總局表示,這些未予準入的化妝品都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食品伙伴網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化妝品時要注意:查看商品有無中文標簽,是否標注“衛妝備進字”、“國妝備進字”和“ 國妝特進字”等字樣。從正規渠道購買化妝品,并索要購物憑證。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