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中國內地學者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
近日,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以下簡稱“AIMBE”)公布了來自全球的153名新當選的會士(Fellow)名單,以表彰他們在醫學與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 6 名中國內地學者,1名中國香港學者。AIMBE 成立于 1911 年,是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領域著名的非營利學術組織,旨在為醫學和生物工程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以推動社會發展。AIMBE 由世界醫學與生物工程領域最杰出(Top 2%)的學者組成,代表了最具創新和特色的醫學與生物工程領域的學者和工程師。AIMBE 會士每年經過國際同行提名與嚴格評選產生(由現有會士提名,經兩輪篩選,最后經全體會士投票選舉產生),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其對生物醫學、醫療器械、疾病治療以及相關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內地學者當選 AIMBE 會士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陳學思
陳學思,男,1959 年 12 月出生于吉林長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陳學思于 1982 年從吉林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1988 年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后留所工作;1993 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1997 年獲得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1997 年至 1999 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1999 年招聘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先后擔任研究員、博士生指導教師;2004 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3 年入選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萬人計劃;2016 年入選國際生物材料與工程聯合會會士 ;2019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馬光輝
馬光輝,女,1964 年 9 月出生,中科院院士(2021 年);國家杰出青年獲得者(2001 年),“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3 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001 年),現任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主任,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國際期刊 J Microencapsulation、Frontier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編委。
高維強
高維強,男,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MED-X 研究院院長。1982 年南京大學本科畢業,同年進入中科院就讀研究生并入選 CUSBEA 項目,1983 年赴美,1989 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及洛克菲勒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1993-2010 年,歷任美國 Genentech 公司科學家/實驗室主任、資深科學家。期間于 2003 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杰青”。2010 年全職回國。擔任仁濟醫院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長期致力于“干細胞與組織發育修復”和“腫瘤發生發展(包括腫瘤干細胞)”機制研究。近年來聚焦腫瘤干細胞、耐藥性、診斷和靶向治療的探索以及神經損傷修復和內耳毛細胞發育再生的研究。
聶廣軍
聶廣軍,男,中科院特聘研究員,國科大特聘教授;科技部納米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2-2016),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2018-2022);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基金委創新群體、中科院創新交叉團隊、中科院盧嘉錫國際團隊成員;2016 年獲中國藥學會以嶺藥業青年科學家獎,美國 Houston 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休斯敦)兼職教授,英國醫學科學院 Advanced Newton Scholar;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納米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技處處長;Nano Letters 副主編。
王梅云
王梅云,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訪問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省放射醫學專業基地主任,國內首位國際磁共振學會認證培訓師(ISMRM/ESMRMB Certified Teacher)、國內首位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理事會理事、中國首批中華醫學會國際講師團成員、首批入選美國放射學院培訓師、首批入選愛思唯爾國際影像數據庫中國知名專家。
張燦
張燦,女,1965 年 5 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藥物科學研究院院長,玄武門校區(國家重點實驗室)黨委副書記(兼),玄武門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兼),“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藥科大學高端藥物制劑與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兼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 Biomaterials Science 副主編等多個學術職務。主要致力于新型藥用材料與遞藥系統(藥劑學)和新藥發現(藥物化學)兩個學科領域研究。連續 7 年(2013-2019)被評為 ESI 中國高被引學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青年科學家獎提名獎等獎項。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項目和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科技部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等 40 余項科研項目。作為通訊作者,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等刊物發表論文 100 余篇。獲得授權發明ZL 24 項。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市場商機
-
企業風采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