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干網狀結構的功能系統介紹
1、覺醒與睡眠的調節
在腦干網狀結構內有橋腦上段的上行網狀激活系統和橋腦下段的上行網狀抑制系統,由此調節睡眠和覺醒的周期。
2、注意力
橋腦藍斑核內具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接受感覺纖維的側支,向大腦、丘腦、海馬、小腦、脊髓等廣泛區域投射,認為此部位與選擇性注意機制有關。
3、調節肌肉張力
腦干網狀結構可調節肌張力,在中腦、橋腦和延髓網狀結構的外側部為易化區,此區發出易化性網狀脊髓束達脊髓前角細胞,增強脊髓牽強反射,肌張力增高,此區接受來自脊髓的各種感覺傳導束纖維和來自小腦前庭的神經纖維。另外在延髓網狀結構的腹側部發出抑制性網狀脊髓束,沖動達脊髓前角后使牽張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腦干網狀結構通過易化區和抑制區調節肌肉張力。
4、呼吸調節
調節呼吸的吸氣中樞在延髓中、上段網狀結構的腹內側,呼氣中樞在吸氣中樞的背外側(孤束核附近),此兩部位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交互抑制,因而形成自動的呼吸節律,但受其他下行纖維或肺牽張反射的影響,長吸中樞位于橋腦中下段的網狀結構外側部,興奮時產生長吸式呼吸,呼吸調整中樞位于橋腦上段和中腦下段的網狀結構背外側(包括藍斑核),其作用為調整長吸中樞。
5、心血管反射中樞
心加速中樞和血管收縮中樞位于延髓上段網狀結構背外側,經網狀脊髓束與胸髓側角細胞相聯,興奮時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抑制中樞和血管舒張中樞位于心加速中樞的背內側,即迷走神經背側核的深部,此中樞興奮時心跳減慢、血管舒張、血壓下降。因而腦干網狀結構具有調節心率、血壓和血管收縮的機能。
6、嘔吐中樞
位于延髓背外側部,此部接受迷走神經、極后區及前庭神經的纖維,與殼核、橋腦泌涎核、延髓泌涎核、延髓呼吸中樞及脊髓運動神經元等均有密切聯系,介以完成嘔吐動作。
7、情緒控制
網狀結構靠近下丘腦部分,既是情緒下行系統中的中轉站,又是上行激活系統的中轉站。這就是說,網狀結構靠近下丘腦部位接受來自中樞和周圍兩方面的沖動,向下發放可引起各種情緒的外部表現,向下傳送可使某種情緒處于激活狀態,并經大腦皮層的活動產生主體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