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視“雙碳”培養,全國共設21個相關本科專業
教育部官網近日發布了對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1482號(教育事業類153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函》),在答復“關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關一流課程與教材體系的提案”中介紹,近年來教育部加強雙碳領域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優化專業結構,新批準設置儲能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汽車與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氫能科學與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10余個本科專業。
截至目前,全國共設置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環境科學與工程等21個“碳達峰”和“碳中和”領域直接相關本科專業,布點2223個。
《答復函》指出,在明確工作任務方面,教育部于2022年4月,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從加強綠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研科技攻關平臺、加快緊缺人才培養、促進傳統專業轉型升級、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深入開展改革試點、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學資源建設力度、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9個方面,明確了22條主要任務和重點舉措。
同時,《答復函》中還指出,教育部從建設一流課程、出版優秀教材,搭建開放平臺方面不斷推動雙碳相關領域教學資源建設,擴大雙碳相關課程學習覆蓋面。還在總結慕課與在線教學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于2022年3月28日上線了“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平臺專門設置了碳中和專題,并上線《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等一批優質雙碳教育類慕課,進一步加快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考慮,教育部表示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鼓勵高校加快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減排、碳市場等專業人才培養,建設一批雙碳領域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和示范性能源學院,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加快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同時支持高校開設雙碳教育相關課程、編寫相關教材,為逐步構建全面、持續、有效的雙碳教育課程與教材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
焦點事件
-
精英視角
-
政策法規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精英視角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