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國產紅斑狼瘡新藥泰它西普,上市申請獲CDE受理

    2019.11.15

    圖片.png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結締組織病。從發病機制上看,主流觀點是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導致患者體內B細胞過度增生,產生大量的自身抗體,并與體內相應的自身抗原結合形成相應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皮膚、關節、小血管、腎小球等部位,然后在補體的參與下,引起急慢性炎癥及組織壞死。或者抗體直接與組織細胞抗原作用,引起細胞破壞,從而導致機體的多系統損害。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紅斑狼瘡各類型中最常見(約占70%)也是最嚴重的一種,臨床表現多樣,包括大面積的紅色皮疹、發熱、疼痛、腎臟損害、呼吸和神經系統受累等等。SLE多發于青年女性,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傳統治療預后相對較差,隨著治療技術的改善,10年生存率從低于50%逐漸提升到60%~70%,但是好的治療藥物仍然有限,臨床需求遠未得到滿足。

      目前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藥物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瘧藥、及生物制劑等。現有藥物長期使用會導致感染、骨質疏松、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不良反應,所以臨床仍迫切需要新的藥物上市。

      泰它西普是一款TACI-Fc融合蛋白,具有全新的藥物結構和雙靶點作用機制,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自身免疫疾病。泰它西普能同時抑制BLyS和APRIL兩個細胞因子。而BLyS和APRIL是B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關鍵因子,該因子的過度表達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B淋巴細胞相關的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抑制BLyS/APRIL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機體免疫反應,達到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目的。

      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研究表明,泰它西普高劑量組治療組48周狼瘡應答指數(SRI-4)顯著高于安慰劑對照組(79.2%vs32.0%),到達主要終點。

      另外,血清指標等次要終點結果與有效性結果相符,支持主要臨床重點結果。泰它西普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現優異,病人耐受性良好。泰它西普有望成為滿足系統性紅斑狼瘡巨大臨床需求的一個first-in-class創新生物藥物,給中國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此前,泰它西普通過了美國FDA進行Ⅱ期臨床試驗(IND)許可,榮昌生物將啟動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病率為70/10萬人。中國大約有患者100萬人,全球約有患者500萬人。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