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明新型薄膜材料
記者8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等離子體所專家利用自組裝新方法合成了一種多功能柔性薄膜材料,可高效去除與分離水體中放射性離子鍶(Sr)、銫(Cs)以及油性物質。
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旗下期刊《科學報告》上,為石油和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廢水處理和分離技術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來,頻繁的海上石油泄漏和核事故對人類所處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污染物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中科院發明的這種納米多孔薄膜材料,對放射性核素Sr和Cs有優異的富集與吸附性能,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快速去除。與此同時,再在薄膜表面覆蓋一層揮發性有機硅后,得到疏水性薄膜,對水體中的油性物質具有出色的選擇性和快速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高達自身質量的23倍。
推薦
-
企業風采
-
科技前沿
-
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