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儀器破局之路:天美總裁付世江深度解析市場與機遇
5月10日,“指尖上的儀器 上海 風云再起—— 中美貿易戰大背景下,國產儀器深度研討會” 在上海松江滬華名都酒店成功舉辦。本次盛會由廣州譜臨晟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廣州市儀器行業協會支持,吸引了眾多儀器行業企業代表的積極參與,共同探討國產儀器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破局之路與未來機遇。會上,天美總裁付世江發表了精彩報告,為國產儀器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信心。
天美總裁 付世江
付世江從三個方面展開深入闡述,首先對2024年國內外儀器市場進行了全面分析。從近5年全球科學儀器市場動態統計數據來看,色譜儀、生命科學、質譜儀、實驗室自動化等十類產品的市場總規模在2020年至2022年間飛速增長,從662.1億美元增長至813.8億美元,而從2022年至2024年則整體呈現出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由813.8億美元增長至819億美元。
付世江援引《儀器市場展望》雜志(Instrument?Business?Outlook,IBO)最新數據表示,全球科學儀器Top30公司排名中,盡管前10名公司格局相對穩定,但仍有部分公司的收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除布魯克公司在中國的營收呈個位數增長外,其他公布在華營收數據的公司均呈下降態勢。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4年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和質譜聯用儀的進口數量和金額均呈現下滑趨勢,而出口的液相色譜和質譜儀金額卻有顯著增長。分析測試百科網對這三類儀器的進出口數據也進行過統計,詳情可點擊查看:2024年氣相色譜進出口盤點 進出口量雙雙銳減超30%、2024年液相色譜儀進出口大揭秘:進口量腰斬!、2024年質譜儀進出口分析,進口總額同比下降25.66%。
付世江指出,國家對自主創新科學儀器設備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也作為起草單位之一參與出臺了相關標準,他相信未來對國產儀器的定義將會更加清晰。此外,202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即將于10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藥典的修訂堪稱一次重大變革。新版藥典引入核磁共振、質譜等高端技術,替代傳統理化分析方法;殘留溶劑、元素雜質等檢測標準將與 ICH 完全統一,以支持藥品全球化申報;中藥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檢測按風險等級管理,更加強化安全性控制;一些如PCR等的快速檢測技術也被寫進藥典。這些變化預示著國產儀器將迎來新的市場機遇,為行業發展打開新的局面。
除了對2025年國內市場的動態分析,付世江還對廠商與代理合作模式進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中國儀器代理商和經銷商的數量已超過3萬家,但其中95%以客戶關系為主,年均采購量低于1000萬,真正具備優勢品牌代理能力的僅占5%。他回顧了代理商發展的三個關鍵階段:從1980-2000年,國外儀器公司以香港為跳板進入中國市場,開啟品牌總代模式,完善品牌布局;2000-2020年,外資企業紛紛在中國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推動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深度發展;2020年以后,隨著國產企業的崛起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國產儀器在中低端市場逐漸占據優勢地位,行業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展望未來,付世江建議企業可以同時代理多個國產品牌,充分發揮品牌之間的協同與互補效應,共同迎接國產儀器發展的新黃金時代。
付世江的報告以其專業性、前瞻性和深度分析,為本次研討會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市場洞察與戰略思考,也將進一步堅定國產儀器行業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砥礪前行、開拓創新的信心與決心。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精英視角
-
焦點事件
-
精英視角
-
企業風采
-
精英視角
-
精英視角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