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士新手上路(閱讀文獻 博士方向 文獻筆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10 11:18:39/ 個人分類:研究入門
收到讀者來信,給我出了三道難題。我并非包治百病的神醫,只能簡短提些建議。
讀者問:(1)首先是關于閱讀文獻的問題。由于我是跨學科的,現在導師做的東西基本上原來從來沒有接觸過,甚至了解都很少。所以剛開始就要看很多的文獻及資料,但是面對浩瀚無邊的文獻,怎么樣才能通過閱讀迅速了解本領域正在研究的熱點就成了我現在最大的問題。目前我是把國內的大體上有些清晰了,國外的涉獵比較少,因為很多專業術語什么的都不清楚。所以想請教下您,關于對本領域哪些熱點及研究方向怎樣進行一個全方面的掌握?
回答:根據你的基礎(跨專業考博)可以采取“保守療法”,即不要象我一樣“廣聞博錄”,而要以完成博士論文課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閱讀相關文獻。即無關的可以不讀,要讀就先讀和課題直接相關的。畢竟,對老師的要求和對學生的要求不一樣。老師要有視野,但如果學生自身都難保,當然只能采取“保守”療法了。
對于做具體的博士論文課題,你沒有概念、沒有感覺的時候,可以先從你們課題組以前、最近發表的科研論文和前幾屆從事相同課題研究的博士論文、碩士論文讀起。這樣的話,容易讀懂,并且有人可以問。如果導師曾寫了項目申請書,那更可以參考、仔細琢磨。如果你把這些有針對性的、相關的材料都看了,心中就有了“范圍”和“輪廓”。
另一方面是讀這個課題的中文綜述和英文綜述。如果你讀不懂英文的,就先讀中文的。再是讀原始性文獻,一時讀不懂的文章先放在一邊,等讀懂了其它易懂的文章再重新讀難懂的,就能讀懂了。
最后,想說雖然你反復提及“研究熱點”,但如果你做不到非常優秀,還是先自保吧。就好比說催化研究有很多熱點,包括金催化。而金催化也有很多熱點,但是不知道這些熱點并不妨礙一個研究生從事他具體課題的研究,雖然知道這些熱點、廣泛閱讀對他將來的發展有利。
(2)關于博士方向的確定。之前咨詢了一些博士。據他們所說,最早也是等到半年后才能定自己想干哪個方向,有的甚至過了一年半載還沒弄清楚。我們導師是前年才開始收博士的,比較年輕。師兄大概到現在都還不清楚自己做什么方向。所以,想請教下您,關于博士方向的確定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回答:你導師是做什么的,你在考研的時候本來應該很清楚。至于說具體的研究課題,你的導師是不會讓你“天馬行空”的。假設他拿了自然科學基金,那當然會圍繞著項目申請書進行,否則怎么交賬啊?你可以和你的導師多商量。至于具體做什么實驗點子,首先我不是搞你這一行的,其次即使我搞你那一行的,也不能越俎代皰啊。我想,你可以從對問題(1)的解答中得到啟示。
(3)又回到第一個問題了,這次想請教的是關于文獻筆記的問題。面對如此多的文獻,要全部記得每篇文獻講的什么東西似乎比較困難,我有時候就是讀過一篇文獻后,有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竟然都不記得講了些什么。不知道是因為我還沒進入狀態呢,還是方法不對。現在在試著將每篇讀過的文獻都在word文檔里面做筆記。未雨綢繆下,到時候寫畢業論文的時候那么多的參考文獻,該怎樣管理呢?
回答:說老實話,剛從事一個陌生的課題,讀了文獻我也馬上忘記了,這非常正常。為此,我一篇文獻至少讀3遍才能記,而且往往3遍是不同的時間段讀的。這是我的學習方法,并且我從不記筆記,只是在紙張文獻上用筆涂涂寫寫,做記號。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雖然我自己很注重看文獻,但是事實上并不是一定要詳細讀了文獻后才能做科研。國外很多老板每年秋天見到中國來的留學生,見面就談工作,抓住研究生就要他們做科研。文獻讀得多也未必能帶來實驗結果和文章。很有可能有的老板不喜歡讀文獻的學生,認為文獻讀呆了。只會做實驗的拼命三郎,老板喜歡,雖然做了也不一定有用。
最后,說到管理文獻,我把文獻打印出來,讀透后分門別類地整理好,堆放在不同的文件堆里,自己心里知道分類。這些文獻上面都有記號和評注,因此需要的時候我很快就能提取相關信息。寫論文時,文章里引用了什么文獻,我就把他們調出來,甚至重新打印一份,匯合成“特別行動大隊”,重新再讀讀,看看引用是否貼切,并按照引用的次序排好,堆在桌子上。這樣,寫過幾篇文章后,不同的文獻都用到了,熟悉了,以后寫同樣專題的文章想引用什么文章,就輕車熟路,不需要“特別行動大隊”也能直接使用EndNote在WORD文件中插入所引用的文獻了。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