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水溶性總糖的提取和含量測定——蒽酮比色法
一、目的:
1.掌握蒽酮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學習植物可溶性糖的一種提取方法。
3.學習分光光度計的使用。
二、原理:
糖類在較高溫度下可被濃硫酸作用而脫水生成糠醛或羥甲基糖醛后,與蒽酮(C14H10O)脫水縮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藍綠色。該物質在620 nm處有最大吸收,在150 μg/mL范圍內,其顏色的深淺與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這一方法有很高的靈敏度,糖含量在30 μg左右就能進行測定,所以可做為微量測糖之用。一般樣品少的情況下,采用這一方法比較適合。
三、儀器、試劑和材料
1.儀器:電子天平,超聲波清洗器,電熱恒溫水浴鍋,抽濾設備,分光光度計,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2.試劑:
(1)葡萄糖標準液:l00 μg/mL
(2)濃硫酸
(3)蒽酮試劑:0.2 g蒽酮溶于100 mL濃 H2SO4中。當日配制使用。
3.材料:甜高粱,甘草
四、操作步驟
1.葡萄糖標準曲線的制作
取7支大試管,按下表數據配制一系列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
:
在每支試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試劑4.0mL,迅速浸于冰水浴中冷卻,各管加完后一起浸于沸水浴中,管口加蓋,以防蒸發。自水浴沸騰起計時,準確煮沸l0
min,取出,用冰浴冷卻至室溫,在620
nm波長下以第一管為空白,迅速測其余各管吸光值。以標準葡萄糖含量(μg)為橫坐標,以吸光值為縱坐標,繪出標準曲線。
2.植物樣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將樣品粉碎,105 oC烘干至恒重,精確稱取1~5
g,置于50mL三角瓶中,加沸水25mL,加蓋,超聲提取10
min,冷卻后過濾(抽濾),殘渣用沸蒸餾水反復洗滌并過濾(抽濾),濾液收集在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可溶性糖的提取液。
3.稀釋:吸取提取液2mL,置于另一50mL容量瓶中,以蒸餾水定容,搖勻。
4.測定:吸取1 mL已稀釋的提取液于試管中,加入4.0 mL蒽酮試劑,平行三份;空白管以等量蒸餾水替代提取液。以下操作同標準曲線制作。根據A620平均值在標準曲線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μg)。
?
五、結果處理:
?
其中:C——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的糖含量(μg),
V總——提取液總體積(mL),
V測——測定時取用體積(mL),
D——稀釋倍數,
W——樣品重量(g),
106——樣品重量單位由g換算成μg的倍數
?
六、注意事項:
1.該顯色反應非常靈敏,溶液中切勿混入紙屑及塵埃。
2.H 2SO4要用高純度的。
3.不同糖類與蒽酮的顯色有差異,穩定性也不同。加熱、比色時間應嚴格掌握。
管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葡萄糖標準液(mL) |
0 |
0.1 |
0.2 |
0.3 |
0.4 |
0.6 |
0.8 |
蒸餾水(mL) |
1 |
0.9 |
0.8 |
0.7 |
0.6 |
0.4 |
0.2 |
葡萄糖含量(μg) |
0 |
10 |
20 |
30 |
40 |
60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