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走中國特色科創之路
走中國特色科創之路
——訪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潔凈煤技術中心主任李文華
“我們所從事的煤清潔利用技術研發,不被一般民眾了解,但正是這些看似離一般民眾很遙遠的工作,如今正在為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能源保障。只要我們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科創之路,按照既定計劃,持續研發下去,到2030年,或者2050年,中國一定能還給世界更多奇跡。”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潔凈煤技術中心主任、《Clean Energy》執行主編李文華這樣告訴記者。
李文華說:“我國面向2030年在能源領域布局的重大項目,對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將產生重大影響,對能源行業及能源企業的發展也必將產生深遠影響。相關企業應高度重視,迅速跟進,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據他介紹,早在2012年,原神華集團便組織編寫了《 “綠色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申報書》,并向國家相關部委進行了匯報,此后中國工程院又上報國務院,提出設立并盡快啟動“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科技重大專項。2016年11月,國家批準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目前,該重大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李文華介紹,在之前所部署的重大專項中,與能源及環境有關的專項有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專項,以及近期將要實施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和智能電網項目等5個重大項目。這些重大項目與“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所部署的其他科技項目梯次接續、互相補充且各有側重,對改善并最終解決我國能源及環境問題將發揮重要作用。
李文華指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主要針對煤炭開采導致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破壞,煤炭燃燒及轉化過程效率低、水耗高,煤炭利用過程污染嚴重、碳排放高這三大現實問題,重點部署煤炭綠色開發、煤炭高效發電、煤炭清潔轉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以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決策支持等5個研究方向。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的目標,是要在煤炭消費總量下降的過程中加速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核心的煤炭生產和消費革命,到2030年,實現煤炭向科學開發轉變,現代煤化工和多聯產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形成國際領先的煤轉化制清潔燃料和化學品的成套技術,煤轉化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節水率和整體能效大幅提升,實現煤炭利用全流程污染物和水的近零排放,增強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為此,科研機構和企業要針對我國煤炭開發利用中關鍵科技瓶頸問題,通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構建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技術和管理體系,實現技術集成創新,大幅度提高我國煤炭開發利用自主創新水平和綜合技術能力;煤化工領域要形成CCUS成套技術,建成百萬噸級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建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綜合決策支撐平臺、國家清潔煤炭創新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并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李文華表示,上述總體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跨行業、跨部門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其他相關配套技術的大力發展。材料及制造技術的發展可為能源裝備制造提供保障,信息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使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革命開啟新篇章,煤與生物質及太陽能等的耦合能為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及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徑。同時,燃煤電站的靈活性技術將有力支撐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大規模并網。節能技術的發展也會為煤炭的減量化作出重要貢獻。
李文華強調,在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多種能源并存的大背景下,任何單一能源和任何單項技術都無法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只有本著開放、包容的心態,有所為,有所不為,突破關鍵共性技術,進行系統集成創新,實現能源革命,才能解決我國的能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