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透射電鏡樣品制備實驗——滴液法+負染法
透射電鏡樣品的制備方法很多。其中滴液法,或在滴液法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其他類似方法如直接貼印法、噴霧法等主要被用于觀察病毒粒子細菌的形態及生物大分子等。由于生物樣品散射電子的能力很低,所以通常還須采用重金屬鹽染色或金屬噴鍍等方法來增加樣品的反差,提高觀察效果。負染色法由于操作簡單,目前在進行透射電鏡生物樣品制片時比較常用。
本實驗將主要介紹采用滴液法結合負染色技術觀察細菌的形態。
實驗方法原理 | 由于生物樣品主要由碳、氫、氧、氮等元素組成,散射電子的能力很低,在電鏡下反差小。所以在進行電鏡的生物樣品制備時通常還須采用重金屬鹽染色或金屬噴鍍等方法來增加樣品的反差,提高觀察效果。負染色法就是用電子密度高,本身不顯示結構且與樣品幾乎不反應的物質(如磷鎢酸鈉或磷鎢酸鉀)來對樣品進行「染色」, 由于這些重金屬鹽不被樣品成分所吸附而是沉積到樣品四周,如果樣品具有表面結構,這種物質還能穿透進表面上凹陷的部分,因面在樣品四周有染液沉積的地方,散射電于的能力強,表現為暗區,而在有樣品的地方散射電子的能力弱,表現為亮區。這樣便能把樣品的外形與表面結構清楚地襯托出來。負染色法由于操作簡單,目前在進行透射電鏡生物樣品制片時比較常用。 |
---|---|
實驗材料 | |
試劑、試劑盒 | |
儀器、耗材 | |
實驗步驟 | 1. 將適量無菌水加入生長良好的細菌斜面內,用吸管輕輕撥動菌體制成菌懸液參用無菌濾紙過濾,并調整濾液中的細胞濃度為 108~109?個/毫升。 2. 取等量的上述菌懸液與等量的 2% 的磷鎢酸鈉水溶液混合,制成混合菌懸液。 3. 用無菌毛細吸管吸取混合菌懸液滴在銅網膜上。 4. 經 3~5 min 后,用濾紙吸去余水,待樣品干燥后,置低倍光學顯微鏡下檢查,挑選膜完整、菌體分布均勻的銅網。 有時為了保持菌體的原有形狀,常用戊二醛、甲醛、鋨酸蒸氣等試劑小心固定后再進行染色。(見「輔助方案 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