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委會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召開

    2017.7.25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勝利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7月21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開幕。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鞍山師范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教授,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渝英女士,副秘書長兼青委會主任委員李紅梅研究員,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鞠熀先教授,北京大學劉小云特聘研究員,中山大學欒天罡教授,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陳令新研究員,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周明教授,青委會副主任委員周江、王曉春、鄧昱、周平、宋楊、梁瓊麟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計量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及鞍山師范學院、鞍山地區分析測試行業的近200名國內知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121036_201707251034081.jpg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現場

    121036_201707251034082.jpg

    開幕式 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委會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李紅梅;鞍山師范學院副校長侯冬巖;鞍山市副市長王忠哲;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教授;鞍山師范學院校長劉庚煒;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渝英

    121036_201707251034083.jpg

    開幕式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委會主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李紅梅主持。

    121036_201707251034084.jpg

    鞍山師范學院劉庚煒代表承辦單位致辭

      鞍山師范學院劉庚煒校長發表講話并對與會代表的到來表示歡迎。鞍山師范學院地處環渤海經濟區腹地,遼東半島中部,是遼寧中部城市群與遼東半島開放區的重要連接帶。鞍山也是全國優秀的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鞍山師范學院建校于1958年,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辦學傳統。在近6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為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當前,學校正在全力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促進學校向應用型的轉變,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蒞臨本次大會的不光有院士,還有杰出青年、長江學者、973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專家和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專家。這是一次極為難得的學術會議,必將成為學術交流的有力平臺,希望與會者能夠獲得充分的交流。

    121036_201707251034085.jpg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渝英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渝英對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工作進行了介紹。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是由全國分析測試及相關業務的單位和組織自愿組成的專業性社會團體,1986 年經國家科委批準成立,業務主管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張渝英對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開展的主要工作及其相關進展進行了介紹。

      一是成功舉辦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學術報告會引人注目,內容多與前沿科學、熱點話題相關,展會規模屢創新高。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階段成果通過BCEIA 2015的平臺首次向社會公開展示。從BCEIA展會上看,國產儀器技術水平大幅提高。BCEIA 30周年慶典也成功召開。

      二是標準化工作成績斐然,國家標準與團體標準相輔相成。2007年至今,共有20余項標準獲得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批準立項,完成國家標準指定項目15項;協會發布的“CAIA標準”其檢索率和點擊率在2016年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一度居于領先地位。

      三是培訓工作持續推進。累計完成了對兩萬余人的輔導,培訓教師800多名。累計完成了20項分析測試技術培訓教材、課件的編寫和審定工作。

      四是咨詢與技術推廣工作取得新突破。首先是協會獲得國家科技獎推薦資格,“CAIA獎”增設青年獎;其次是為會員單位科技創新成果提供技術支持;再比如組織分析測試儀器評議,編寫出版儀器評議叢書。

      五是舉辦形式多樣的交流會和培訓會促進分析測試技術發展。例如舉辦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為西部地區提供技術培訓。

      六是完成科技部和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科研項目。2012-2016年協會牽頭組織完成了科技部和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科研項目4項。

      七是加強組織建設,為協會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服務。

    121036_201707251034086.jpg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 陳洪淵教授

      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洪淵院士作題為《從生命分析化學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漫談分離與測量》的報告。

      陳洪淵首先對生命科學解決的核心問題進行了介紹,包括認識生命和提高生命的質量。而生命分析化學是研究生命體系中生物分子的組成濃度、結構、空間分布、相互作用和變化規律的量測科學,也是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分析試劑(包括探針)、材料、方法和儀器的一門學科。

      生命分析化學涉及組學分析、單細胞分析、結構分析、活體分析、分子成像分析。生命分析化學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和發展機遇:研究對象“生命體”的特殊性及復雜性要求在特別小的空間(極微小三維空間:微米、納米、單分子甚至是單分子上的特區)、特殊的時間(實現現場不損的檢測)、特定外界條件下進行物質的定性、定量、結構分析、形貌分析等工作。

      隨后,陳洪淵院士針對分析化學的定義、分析化學涉及的基本作用,色譜和質譜方法的發展、分離和測量的辯證關系等方面對分離與測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最后,陳洪淵談到了檢測創新的幾點啟示,包括:無窮小的概念、時域和頻域、3S+5A原則。

    121036_201707251034087.jpg

    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鞠熀先教授

      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鞠熀先教授帶來題為《癌癥相關分子的細胞原位分析及其診療應用》的報告。鞠熀先首先介紹了腫瘤標志物檢測的關鍵科學問題。針對標志物靈敏性與特異性不足需要發展高靈敏高特異檢測方法、發展多種標志物聯合診斷;針對標志物種類有限的現狀需要進行新標志物的篩選和甄定,并進行標志物識別與提取;最終進行多元高通量檢測及其器件化。

      鞠熀先圍繞細胞表面糖基原位檢測、細胞內microRNA的熒光定量成像、胞內端粒酶原位檢測、癌癥光動力學靶向治療與療效監測、多肽及癌癥相關蛋白酶的MALDI-TOF定量質譜分析等工作進行了講解。

    121036_201707251034088.jpg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劉小云特聘研究員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小云特聘研究員帶來題為《沙門氏菌感染的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報告,介紹了發展的一種普適性方法,能夠將感染中的胞內細菌從細胞中分離出來,以進行蛋白質組學研究,研究細菌在感染中蛋白質的動態表達。在沙門氏菌侵染中的動態表達研究中,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發現轉錄因子Ydcr在感染過程中豐度上調,進一步研究可能受該轉錄因子調控的基因和蛋白,發現其會調控一沙門氏菌毒力因子。

    121036_201707251034089.jpg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技術專員 徐蕾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技術專員徐蕾作題為《搭載創新高效平臺——島津特色技術及應用助您分析一臂之力》的報告。島津Nexera UC是利用超臨界流體進行樣品制備,將多種分離模式統一的技術平臺。能夠覆蓋LC、GC和SFFC的應用范圍,適用極性和非極性化合物。

    121036_2017072510340810.jpg

    珀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楊坤

      珀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楊坤帶來題為《ICP-MS(NexION 2000)在單細胞分析中的應用》的報告。PerkinElmer NexION 2000用于單細胞分析有專用的進行系統能夠快速將細胞輸送到等離子體中,擁有更高的四極桿掃描速度和穩定性,且有強大的軟件和數據處理系統。楊坤介紹了用SC-ICPMS進行卵巢癌細胞的順鉑吸收的相關應用。

    121036_2017072510340811.jp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 李紅梅研究員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李紅梅帶來題為《有機純物質標準物質定值技術》的報告。李紅梅在報告中介紹了基于質量平衡法、定量核磁共振法的有機純物質標準物質定值技術的研究工作,以及進行的純度國際比對。例如在C肽定量中通過其它雜質的定量和C肽總結果進行的C肽質量平衡法定量技術研究。

    121036_2017072510340812.jpg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陳令新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研究員陳令新帶來題為《海岸帶環境分析監測:方法與技術》的報告。陳令新在報告中介紹了發展的基于分子印跡樣品前處理材料-聯用色譜分離/光譜分析方法,并用于海水等復雜環境基質痕量污染物分析領域;構建了基于材料界面效應的納米光學探針,為污染快速、高靈敏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構建了生物體內源活性物種變化成像探針,為闡明污染物引發病變的分子機制提供了研究積累;發展了現場快速檢測——試紙條技術;發展了海洋環境分析監測技術;發展了環境污染修復技術。

    121036_2017072510340813.jpg

    中山大學 欒天罡教授

      中山大學欒天罡帶來題為《新型污染物的水環境中殘留及來源分析》的報告。在報告中探討精神活性污染物在重點區域水環境中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遷移轉化規律,發展了新的毒情判研技術(體系),為預警提供科學依據。

    121036_2017072510340814.jpg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周明教授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周明教授帶來題為《基于酶生物燃料電池的自我供電邏輯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報告。周明在報告中介紹了自我供電、智能邏輯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構成,基于傳感器可進行突發事件中通過“傳感——響應——治療”的體系進行人體損傷的診斷和給藥治療;并介紹了具有自我決策功能傳感器與傳統傳感器的優勢對比。

    121036_2017072510340815.jpg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 呂辰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呂辰帶來題為《賽默飛新一代質譜技術——從常規檢測到科學研究》的報告。呂辰對Orbitrap靜電場軌道肼質譜的原理和優勢進行了講解,并介紹了高分辨全掃描定量、選擇離子檢測定量、平行反應檢測在內的高分辨定量模式。

    121036_2017072510340817.jpg

    與會人員合影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委會主任李紅梅主持召開了第六屆青委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圍繞青委會如何更好參與和服務于第十七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第一屆中國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的會議組織工作、第十五次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承辦單位及相關事宜、青委會工作方向等內容進行了討論。

    121036_2017072510340816.jpg

    會議現場

      島津、珀金埃爾默、賽默飛世爾、SCIEX、北京海光等參展本次會議,帶來了最新的技術和應用。

    121036_201707251036331.jpg

    島津展臺

    121036_201707251036333.jpg

    珀金埃爾默展臺

    121036_201707251036334.jpg

    賽默飛世爾展臺

    121036_2017072510340818.jpg

    SCIEX展臺

    121036_201707251036332.jpg

    海光儀器展臺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