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對中國疫苗做出特殊說明,Nature做出專門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免疫戰略咨詢專家組(SAGE)在結束了四天的會談后,首次給出需“加強接種”人群的建議,并專門對中國疫苗做出特殊說明。
SAGE給出的決議要點中,涉及COVID-19共三點意見,依次是:
1,SAGE即將決定印度Bharat的COVID-19疫苗COVAXIN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2,建議應該(should)向有中到重度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提供額外接種作為擴展的初次免疫程序。因為這組人群在標準初次免疫后不容易產生足夠的免疫應答,所以處于重癥COVID-19的高風險中。
3,對于接種的是科興或國藥滅活疫苗、且60歲及以上的人群,應該(should)提供額外的第三針同源疫苗作為擴展的初次免疫程序。根據疫苗供應情況,也可以考慮使用異源疫苗作為額外接種。在執行這個建議時,各國仍應該將目標放在擴大標準接種的人群上,并優先考慮年齡最長的人群。
其中第2和第3點值得關注。
首先,這是WHO首次提出COVID-19“加強針”接種方案。
由于全球疫苗接種的極度不均衡,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強烈反對在各國未大規模完成初次接種程序(primary series)的情況下推廣加強針(booster)。
所以認為本次建議的額外接種(additional dose)是由于標準接種不能達到預期要求,所以把本次建議的額外接種定義為擴展的初次免疫程序(extended primary series),而不叫做加強針(booster)。
在本決議公布后的第二天,WHO總干事譚賽德博士再次表示抨擊那些加強接種的國家,認為加強接種是:“immoral, unfair and unjust and it has to stop.”(“不道德、不公平、也是不道義的,必須停止。”)
WHO建議先普遍接種從道義上肯定沒錯,不過實際實施中、各國使用加強針也確實是由于疫情所需。在再次爆發疫情、原來接種的疫苗由于時間延長而保護力降低的情況下,加強針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其次,本次SAGE的決議也對中國疫苗做出特殊說明。
WHO建議:接種了中國疫苗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應該額外接種一劑疫苗,并且還給出了異源接種(不同類型疫苗)的接種選擇。
其實這也是中國專家建議的加強接種三類重點人群之一,即
1)輸入風險高,如海關、邊檢、航空、隔離點、定點醫療機構等工作人員;
2)免疫功能相對低下的人群,及60歲以上人群; 3)由于工作、學習、交流需要,要到境外疫情高風險地區或國家的人群。
在9月25日第二屆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平行論壇上,中國CDC免疫中心主任尹遵棟表示,這三類重點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個月后可以開展加強接種。
到底發生了什么,或者說有哪些數據,支持WHO對中國疫苗的特殊要求?
2021年10月14日,Nature雜志專門發文,題目是“China’s COVID vaccines have been crucial — now immunity is waning”(中國的COVID-19疫苗至關重要,但免疫應答正在減弱),對WHO的決定做出了解析。
1,中國疫苗對于全球抗疫到底有多重要?
本文的題目直接用了“crucial”,即至關重要。
直接用數據來說話。全球目前共交付了73億劑COVID-19疫苗,中國科興和國藥集團就占了近一半。
除中國內地之外,國藥集團北生所和科興的COVID-19滅活疫苗還廣泛地在世界各地使用。
6.png7.png
(使用國藥北生所和科興COVID-19疫苗的國家。圖源:紐約時報疫苗追蹤器)
中國疫苗的使用國,以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伊朗購買的最多。
中國疫苗這么重要,其對預防COVID-19保護力的變化,自然也備受關注。
2,中國疫苗同樣面臨中和抗體的衰減
根據公開的數據,科興滅活疫苗預防感染有癥狀COVID-19的保護力為51%,國藥北生所的疫苗為79%;這一保護力與阿斯利康在獲得WHO批準時報告的63%相當,但低于輝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高達90%以上的保護力。
在其他疫苗紛紛報告,隨著時間延長預防COVID-19感染的保護力降低的時候,對于中國疫苗的關注也自然而來。
Nature雜志對中國疫苗的保護力變化做了回顧和整理。
在泰國一項針對185名衛生保健工作者的研究中,第二劑疫苗接種后,科興疫苗接種者有60%在一個月后具有高水平的中和抗體,而阿斯利康疫苗為86%。但是,到3個月時,科興疫苗接種者高水平抗體比例降至12%。
不過,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專家Ben Cowling強調:抗體的減弱并不代表免疫保護的減弱。因為疫苗除了會誘導中和抗體,還會激活記憶性B細胞和T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的壽命會更長。
香港的研究也為這個結論提供了證據,在兩次接種一個月后,與輝瑞mRNA疫苗相比,科興疫苗誘導的抗體顯著降低,但是T細胞反應相當。
作為中國疫苗主要使用國之一的智利,則用真實世界的數據提供了證據:對智利科興大規模疫苗接種者的分析表明,盡管科興疫苗預防有癥狀COVID-19的保護力有顯著降低,但是預防住院的保護力仍然很高。
實際上,其他疫苗也有類似改變。
3,同源還是異源加強接種?
Nature雜志強調,由于這兩款滅活病毒疫苗本身誘導的中和抗體較低,所以對于老年人影響尤其大。這也是本次WHO對于中國疫苗做出特殊說明的關鍵原因。
而巴西對于100萬因COVID-19住院的人進行的大規模分析顯示,對于80歲以下人群,科興疫苗可提供高達60%的保護力,阿斯利康疫苗可以提供76%的保護力;但是對于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老年人來說,科興疫苗預防重癥的保護力僅為30%、預防病死保護力為45%;而阿斯利康疫苗則分別為67%和85%。
而Barrel-Netto等的研究更是顯示,對于9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科興疫苗僅能提供33%的預防病死保護力。
由于這些研究,巴西已經于8月份開始向7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mRNA疫苗或者病毒載體疫苗作為加強接種。
對此,Barrel-Netto強調:接種科興疫苗總比不接種疫苗更好;但是隨著疫苗來源問題得以緩解,繼續使用該疫苗顯然不是很明智。
但是智利衛生部最近公布的一組數據則顯示,繼續使用科興疫苗作為加強針仍然有效。加強接種后,對于預防感染COVID-19的保護力由2次接種后的56%躍升至80%,對于預防住院的保護力則從84%升至87%。
中國學者也在做異源混合接種的研究,并發現與兩劑科興疫苗相比,一劑或兩次科興疫苗加一劑康希諾的腺病毒疫苗,可以誘導出更高的中和抗體水平。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