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小麥粉檢測項目、步驟!
小麥粉各項檢測項目方法步驟及計算
1、小麥粉白度
(1)檢驗方法:白度測定儀法
(2)操作步驟:
①樣品預處理:將待測小麥粉充分混勻。
②制作白板:按白度儀所提供的樣品盒裝樣,并根據白度儀所規定的方法制作白板。
③白度儀校準:按所規定的操作方法進行,用標準白板進行校準。校準后讀數為85.8士0.1,超過范圍應重新校準。
④測定:用白度儀對樣品白板進行測定,讀取白度值。
⑤測定次數:應進行平行實驗。
(3)結果表示:
①表示方法
若校準讀數為85.7,則樣品白度值以白度儀顯示數值減0.1表示。
若校準讀數為85.8,則樣品白度值以白度儀顯示數值表示。
若校準讀數為85.9,則樣品白度值以白度儀顯示數值加0.1表示。
②重復性
平行實驗結果的絕對差值,不應超過0.2。
2、小麥粉水分
(1)檢驗方法: 105℃恒質法。
(2)操作步驟:
①定溫:使烘箱中溫度計的水銀球距烘網2.5cm左右,調節烘箱定溫在105℃士2℃。
②烘干溫度:取干凈的空鋁盆,放在烘箱內溫度計水銀球下方烘網上,烘30min-1h取去,置于干燥箱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30min,烘至前后兩次重量差不超過0.005g,即為恒重。
③稱取試樣:用烘干至恒重的小燒杯(鋁盒) (W0) 稱取試樣3g,(W1,準確至0.001克)。
④烘干試樣:將鋁盒蓋套在盒底,將小燒杯放入烘箱內溫度計周圍的烘網上,在105℃下烘3h后取去,加蓋,置于干燥箱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后,再按以上方法進行復烘,每隔30min取出冷卻稱重-次,烘至前后兩次重量差不超過0.005g為止,質量記為W2。
(1) 結果計算
①公式:水分(%) = [(W1-W2)/(W1-W0)]*100
式中:
W0-鋁盒質量,g;
W1-烘前試樣的質量,g;
W2-烘后試樣的質量,g。
②重復性
平行實驗結果的絕對差值,不應超過0.2%。
3、小麥粉灰分
(1)檢驗方法: 550°C灼燒法。
(2)操作步驟:
①坩堝處理:將坩堝用鹽酸溶液(1: 4)煮1-2h,洗凈晾干,用三氯化鐵與藍墨水的混合液在坩堝外壁及蓋上寫編號,置于550°C士10°C馬弗爐內灼燒30min~1h,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反復上述過程直至兩次恒重之差小于0.0002g,記錄坩堝質量mo。
②樣品稱量:稱取混勻試樣(m) 2-3g,準確至0.0002g于處理好的坩堝內。
③炭化:將盛有樣品的坩堝放在電爐上小火加熱炭化至無黑煙產生。
④灰化:將炭化好的坩堝慢慢移入550°C士10°C馬弗爐內,斜蓋倚在坩堝上,灼燒2-3h,直至殘留物呈灰白色為止。冷卻至200攝氏度以下時,再放入干燥器冷卻,稱重。反復灼燒冷卻稱重,直至恒溫(兩次稱量之差小于0.0002g),記錄質量m1。
(3)結果計算
①公式:灰分(%) = {(m1-m0)/[m*(100-W)]}*1000
式中:
m0-坩堝質量,g;
m1-坩堝和灰分質量,g;
m一試樣質量, g;
W-試樣中的水分,%。
②重復性
平行實驗結果的絕對差值,不應超過0.03%。
4、小麥粉含沙量
(1)檢驗方法:四氯化碳法。
(2)操作步驟:
①量取70ml四氯化碳注入細砂分離漏斗內,加入試樣(m) 10g士0.01g ,用玻璃棒在漏斗的中上部輕輕攪拌后靜置,每5min攪拌一次,共攪拌三次,再靜置30分鐘。
②將浮在上面的面粉用角勺取出,再將分離漏斗中的四氯化碳和泥砂放入100ml燒杯中再用少許四氯化碳沖洗漏斗二次,收集四氯化碳與同一燒杯中。靜置30s后,將燒杯上部的四氯化碳倒出。
③然后用少許四氯化碳將燒杯中的沙塵轉移到已恒質(mo, 士0.0001g) 的坩堝內,用吸管小心將坩堝內的四氯化碳吸出。
④將坩堝放在有石棉網的電爐上烘約20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得坩堝及沙塵質量(m,士0.0001g)。
(3)結果計算
①公式:X=[(m1-m0)/m]*100%
式中:
X一含砂量,以質量分數記,%;
m0一坩堝質量,g;
m1一坩堝和砂塵質量,g;
m一試樣質量,g。
②重復性
雙試驗結果允許差不超過0.005% (在同-實驗室,由同-操作者使用相同設備,按相同的測試方法,在短時間內對同一被測對象相互獨立進行測試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05 %。
5、小麥粉粗細度
(1)檢驗方法:電動驗粉篩法。
(2)操作步驟:
①安裝:根據測定目的,選擇符合要求的一定規格的篩子,用毛刷把每個篩子的篩絹上面、下面分別刷一遍,然后按大孔篩在.上,小孔篩在下,最下層是篩底,最上層是篩蓋的順序安裝。
②測定:從混勻的樣品中稱取試樣50.0g (m),放入上層篩,同時放入清理塊,蓋好篩蓋,按要求固定好篩子,定時10min,打開電源開關,驗粉篩自動篩理。
③稱量:驗粉篩停止后,用雙手輕拍篩框的不同方位三次,取下各篩層,將每一篩層傾斜哦那個毛刷把篩面上的殘留物刷到表面皿中。稱量上層篩殘留物(m),低于0.1g時忽略不計;合并稱量由測定目的所規定的篩層殘留物(m2)。
(3)結果計算
①公式:
X1=(m1/m)*100
X2 =(m2/m)*100
式中: X1、 X2-試樣粗細度(以質量分數表示),%;
m1-上層篩殘留物質量,g;
m2-規定篩層上殘留物質量之和,g;
m-試樣質量,g。
②重復性
再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數,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
6.小麥粉面筋筋力
(1)檢驗方法:儀器法測濕面筋。
(2)操作步驟:
①用精度為1/100克的天平,秤取10g面粉樣品,輕輕倒入洗滌杯中,再輕輕搖動使粉層平整均勻。
②用吸量管吸取2%氯化鈉溶液4.8ml,緩緩均勻地滴入樣品中。如果面團很粘或面團很堅實,可以適當減少或增加滴入量,-般為4.2ml~ 5.2ml。
③按下“電源”“啟動”按鈕,儀器開始工作。混合20s形成面團,然后洗滌5min得到面筋。
④取下洗滌杯,用鑷子從洗滌杯中取出面筋,并保證沒有任何殘留面筋留在洗滌網、杯圈及洗滌鉤上。
⑤將取出的兩小團面筋,分別置于離心篩板中,調準時間為1min,轉速為6000r/min離心脫水。
⑥待離心機發出音響信號后,打開蓋板,取出面筋指數盒,檢查并取出轉鼓中殘留的面筋。用不銹鋼刮刀刮下通過篩網部分的面筋。用天平稱得這部分面筋的重量(mo), 精確到0.01克,記錄結果,不必從天平上取下這部分面筋。
⑦用鑷子取出留存在篩網上的另一部分面筋,放到天平上,稱得全部面筋的總重量(m)。
(3)結果計算
①公式:面筋指數=[(m-m0)*100]/m(面筋指數應該以整數值表示)。
②重復性
面筋指數雙試驗值的允許差,指數在70~100之間,允許差應不超過11個單位,指數在70以下,雙試驗允許差不超過15個單位,否則應作第三次,然后取三次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后測定結果。
7、小麥粉加工精度
(1)檢驗方法:搭板法。
(2)操作步驟:
①干法:用潔凈粉刀取少量標準樣品置于搭粉板上,用粉刀壓平,將右邊切齊。再取少量試樣置于標準右側壓平,將左邊切齊,用粉刀將試樣慢慢向左移動,使試樣與標樣相連接。再用粉刀把兩個粉樣緊緊壓平(標樣與試樣不得互混),打成上厚下薄的坡度(_上厚約6mm,下與粉板拉平),切齊各邊,刮去標樣左上角,對比粉色麩星。
②濕法:將干法檢驗過的粉樣,連同搭粉板傾斜插入水中,直至不起氣泡為止,取出搭粉板,待粉樣表面微干時,對比粉色麩星。
③濕燙法:將濕法檢驗過的粉樣,連同搭粉板傾斜插入加熱的沸水中,約經1min取出,用粉刀輕輕刮去粉樣表面受燙浮起部分,對比粉色麩星。
(3)結果表示
粉色:同于標樣;暗于標樣或甚暗于標樣。
麩星:同于標樣:大于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