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卓立漢光等37家企業高校被美國列入危險名單
眾所周知, 目前中美貿易談判已經進行了多輪磋商,媒體上大多對結果表示樂觀。但日前,包括西安交大、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在內的37家中國內地企業和院校竟然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危險名單”,并要求美企與它們來往時保持謹慎。
所謂的“危險名單”是否繼續擴大,以及此舉是否會對科研學術交流帶來影響,我們將密切關注。
據路透社報道,這份名單將于今天生效,其中還包括香港的六家機構、阿聯酋的四家、馬來西亞的兩家和印尼的一家。
名單上的華企涵蓋半導體光電、汽車技術、液晶材料、精密光學、機床生產領域的企業。名單上的一家公司是愛信(南通)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它是一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中國子公司。值得注意,另一間位于名單上的北京八億時空液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此前獲得高端屏幕技術ZL。
此外,多家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所,以及內地著名院校的名字,也出現在名單上,包括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
“未經核實”的實體名單過去人們不太熟悉,據分析這不是禁運名單,但因為麻煩,有時供應商會把它當作禁運,導致它的實際效果大于法律效果。
這是美國打擊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又一新招,反映了在高科技領域同中國“脫鉤”的激進主張仍在發酵。一部分美國激進分子認為中國的現代化能力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特別是與美國公司的合作“偷來的”,并且相信“脫鉤”就能遏制中國接下來的繼續發展。
前天,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美中貿易談判繼續取得進展,已基本確定了一個監督未來協議執行的機制,包括雙方設立一個執行辦公室。這被在第一時間解讀為兩國經貿談判突破了一個簽署協議的最大障礙。
上述兩個消息哪一個更代表中美經貿關系今后的走勢呢?我們相信很多人回答這個問題時都會感到猶豫。
中國商務部回應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4月11日回應。會上有記者問:有關美國商務部提出將40多家中資企業和學校列為未經驗證名單,呼吁美國企業和他們做生意時要小心,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回應?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 美國商務部剛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未經驗證的最終用戶名單”,對中國企業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對企業正常貿易造成障礙。
中方反對美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輒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干涉、限制企業開展正常的國際貿易與合作。中方敦促美方本著互信互利的原則,盡快糾正錯誤做法,將有關企業移出名單,便利和促進雙方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
-
焦點事件
-
項目成果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