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碳達峰碳中和有堅實的科學基礎支撐

    2021.12.20

      近日,中國氣象局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了2021年氣候變化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顯示,碳達峰碳中和有堅實的科學數據支撐——2021年是全球多災多難的一年,無論是世界各地還是我國,都遭受了很多與氣候相關的極端災害。這些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給人類敲響了氣候變化嚴峻挑戰的警鐘:從1980年到2020年,全球重大自然災害年均發生255起,直接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碳達峰碳中和將對全球經濟、社會、技術、能源以及國際治理帶來前所未有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綠皮書副主編陳迎研究員介紹,碳達峰往往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密切相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產業結構升級、低碳燃料替代、能效技術進步、碳密集制造業轉移等。比如涉及煤炭行業的開采、煤電和現代煤化工產業;鋼鐵行業是工業部門的代表性行業,涉及主要的減排技術、路徑、政策;交通部門的低碳轉型未來需要非常關注技術路徑,比如替代燃料技術、節能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綠皮書還從科技創新、碳市場、綠色金融等角度進行分析。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抓手,是必答題,不是選擇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表示,中國提出并反復強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已經具備很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和有利條件,特別在新能源、智能電動汽車、5G、工業機器人、互聯網經濟等代表未來綠色經濟的產業方面,具有技術領先、競爭力強的優勢。中國還有獨特的制度優勢。

      “當前人為輻射強迫比2013年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所評估的數值高出了20%左右,所增加的輻射強迫中約80%是由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造成的。”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表示,《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史無前例地將“科學”作為第一部分,指出現有的最佳科學認知對有效開展氣候行動和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義,并從科學的角度強調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據悉,早在2009年中國社科院和中國氣象局共同組建了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每年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2021年氣候變化綠皮書一共30篇,作者86人,全景式展現我國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面臨的挑戰機遇、重點難點、政策行動,以及主要國家碳中和政策進展。


    推薦
    熱點排行
    一周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