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藍細菌的主要價值

    2022.9.05

    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藍藻(如魚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進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還有的藍藻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發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化學家通過基因工程對藍藻進行了改造,使其能生產出丁二醇,這是一種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學品,也是生產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關論文發表在2013年1月7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論文領導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副教授渥美翔太(音譯)說:“大部分化學原材料都是來自石油和天然氣,我們需要其他資源。”美國能源部已經定下目標,到2025年要有1/4的工業化學品由生物過程產生。

    生物反應都會形成碳—碳鍵,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利用陽光供給能量來反應,這就是光合作用。藍藻以這種方式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0多億年。用藍藻來生產化學品有很多好處,比如不與人類爭奪糧食,克服了用玉米生產乙醇的缺點。但要用藍藻作為化學原料也面臨一個難題,就是產量太低不易轉化。

    研究小組利用網上數據庫發現了幾種酶,恰好能執行他們正在尋找的化學反應。他們將能合成這些酶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引入了藍藻細胞,隨后逐步地構建出了一條“三步驟”的反應路徑,能使藍藻將二氧化碳轉化為2,3丁二醇,這是一種用于制造涂料、溶劑、塑料和燃料的化學品。

    渥美翔太說,由于這些酶在不同生物體內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在實驗測試之前,無法預測化學路徑的運行情況。經過3個星期的生長后,每升這種藍藻的培養介質能產出2.4克2,3丁二醇——這是迄今將藍藻用于化學生產所達到的最高產量,對商業開發而言也很有潛力。

    渥美翔太的實驗室正在與日本化學制造商旭化成公司合作,希望能繼續優化系統,進一步提高產量,并對其他產品進行實驗,同時探索該技術的放大途徑。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