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朱書/潘文團隊揭示腸道細菌代謝產物的促癌機制,并提出基于噬菌體的干預手段

    2024.3.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書教授、潘文教授等在 Immunity 期刊發表了題為:Bile acids modified by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promote colorectal cancer growth by suppressing CD8+ T cell effector function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發現在結直腸癌(CRC)中,腸道細菌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scindens)的代謝產物脫氧膽酸(DCA)通過抑制CD8+ 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促進結直腸癌發展,而使用噬菌體靶向清除梭狀芽孢桿菌,可消除這種促腫瘤作用。

      該研究證明了結直腸癌中微生物代謝產物脫氧膽酸(DCA)和CD8+ 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之間的因果關系,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方向。

      圖片

      腸道微生物群會產生大量代謝物,其中某些微生物代謝物可以影響腫瘤發展和調節全身免疫反應,例如次生膽汁酸,這是由微生物群通過初級膽汁酸的轉化而產生的。脫氧膽酸(DCA)是人類體內最豐富的次生膽汁酸之一,DCA已知通過DNA損傷效應和破壞腸黏膜屏障來促進結直腸癌。

      臨床研究表明,在結直腸癌(CRC)患者中,他們的血清和糞便中DCA濃度異常升高,但這帶來的后果仍不清楚。因此,研究團隊探索了腸道微生物代謝物在調控CD8+ 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中的潛力,進而評估腸道微生物群或其代謝物是否可以作為有效的抗腫瘤治療。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篩選了腸道微生物衍生的代謝物庫,并確定了脫氧膽酸(DCA)作為CD8+ 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的負調節因子。從機制上講,DCA通過靶向質膜Ca2+ ATP酶(PMCA)來抑制Ca2+-NFAT2信號通路來抑制CD8+ T細胞反應。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CD8+ T細胞效應功能與DCA濃度和細菌DCA生物合成基因的表達呈負相關。攜帶DCA生物合成基因的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scindens)抑制了小鼠的CD8+ T細胞效應功能,并促進了腫瘤生長。而通過膽汁酸螯合、敲除細菌DCA生物合成途徑的基因或靶向梭狀芽孢桿菌的噬菌體來破壞膽汁酸代謝,可以消除這種促腫瘤作用。

      446158_202403141632581.jpg

      總的來說,該研究證明了結直腸癌中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脫氧膽酸(DCA)和CD8+ 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之間的因果關系,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方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書教授和潘文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朱書課題組博士后叢靖婧(現為安徽醫科大學教授),潘文課題組博士生劉偏偏,朱書課題組博士生韓自莉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注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