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顯微鏡”為遠程診斷帶來方便
科學家正在研究將手機攝像頭改裝成為醫用顯微鏡,此舉將為醫生的遠程診斷以及病人對自己身體的監控提供諸多方便。
瑞比凝視著他的手機屏幕,但并不是在讀什么有趣的短信,而是在仔細觀察手機上那代表著對瘧疾診斷的淡藍色圓點。
瑞比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丹·弗雷徹領導的研究團隊的一名成員,這個團隊正在研究并制造一種能夠將手機攝像頭改裝成為醫用顯微鏡的裝置。他們力求使這種裝置的操作簡單,并且成本低廉。他們為這種裝置取名為“手機顯微鏡”(Cellscope)。帶有攝像頭的手機一旦改裝成功,在化驗白細胞和紅細胞時就與顯微鏡別無二致。更重要的,被稱為“手機顯微鏡”的這種裝置可以直接將醫學診斷中獲取的圖像通過通信網絡進行傳輸。無疑,這項新發明將為醫生的遠程診斷以及病人對自己身體的監控提供諸多方便。
這項新發明的構思始于一次偶然的課堂作業。弗雷徹教授為了培養本科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布置了一項任務——將手機的攝像頭改裝為顯微鏡。這個轉換就形成了“手機顯微鏡”的最初形式,然而,將這樣一個雛形真正投入使用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包括:化驗導管的裝載、使手機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具有可調節性等。弗雷徹的團隊對這個裝置的構想是:精巧、耐用、大規模生產、成本控制在100美元以內。
最近,這個團隊終于完成了對第一幀瘧原蟲影像的識別,“手機顯微鏡”投入臨床診斷的進程由此邁出了一大步。化驗瘧原蟲是對這一新產品效用的首度檢驗,之所以用它來檢驗這種引起瘧疾的寄生蟲,是因為這種寄生蟲的檢驗對化驗裝置的影像質量要求很高。一旦“手機顯微鏡”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就證明它具備了協助醫生完成對一般疾病進行診斷的能力。
“手機顯微鏡”不僅能為遠程診斷提供方便,其操作也并不復雜——人們通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熟悉它的使用方法。擁有這一系列過人之處,無怪乎已有眾多機構向這項技術伸出橄欖枝。比如,微軟公司資助這個團隊配有衛星遙感裝置的攝像頭,諾基亞和美國國防部也均表現出了對這項技術的濃厚興趣。一旦“手機顯微鏡”初具雛形,它將會率先在菲律賓和哥倫比亞被試用。
“手機顯微鏡”的誕生打破了人們求醫范圍受到限制的尷尬。在此之前,癌癥患者們也許要每周奔波于醫院和家庭之間來做細胞檢查并交予主治醫生診斷。現在,弗雷徹教授的改造能夠讓這項檢查在家中完成。此外,農民們也不用為他們的莊稼患上植物枯萎病而發愁了,因為在這種產品的幫助下,他們可以在農場中向千里之外的植物學家和農學家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