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血液測試可提前18個月預測患上肺結核風險
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為了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國柏林醫生發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今年3月24日是第21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認為感染上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即導致肺結核(TB)的細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患上有癥狀的疾病。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潛伏性MTB感染的人血液中鑒定出生物標志物,從而可能給醫生們提供一種長期夢寐以求的工具:一種預測哪些人有高風險患上活動性肺結核(active TB)的方法。如果在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的話,那么一種基于這些血液生物標志物的測試方法可能允許醫生們靶向治療高危人群,因而阻止他們患病。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3月23日在線發表在The Lancet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blood RNA signature for tuberculosis disease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這些為期十年的研究工作是由來自開普敦大學南非肺結核疫苗項目(South African Tuberculosis Vaccine Initiative)和美國西雅圖傳染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
這些生物標志物的鑒定可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人員兩年內收集了南非6000多名感染上MTB但其他方面都健康的青少年志愿者的血液樣品(即第一項研究)。分析這些樣品揭示出基因表達譜在最終患上TB的志愿者和仍舊保持健康的志愿者之間存在差異。這種由一組16個基因組成的TB風險“特征”早在感染上MTB的志愿者患上活動性肺結核18個月前就可在血液樣品中檢測到。
在第二部分,研究人員在針對來自南非和贊比亞的4500多名志愿者的研究(即第二項研究)中證實了這種基因風險特征(genetic risk signature)的預測能力。在第二項研究中的志愿者是健康的,但是與最近確診患上活動性肺結核的人一起生活。相比于第一項研究中的志愿者,第二項研究中的志愿者在年齡、健康狀態、種族和接觸局部常見性MTB菌株方面差異更加大。盡管存在這些差異,在第一項研究中發現的相同基因風險特征也在第二項研究期間最終患上活動性肺結核的人血液樣品中檢測到。
-
財報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
-
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