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6位華人學者當選!國外又一新晉院士名單出爐

    2022.5.05

      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2022年新當選的院士(120人)和外籍院士(30人)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持續、杰出的成就。至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已有2512名院士、517名外籍院士活躍在科研崗位上。

      其中,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生態學家歐陽志云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5位華裔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分別為崔屹(Cui Yi)、金亦石(Jin Yishi)、馬中珮(Ma Chung-Pei)、Ting Jenny和張啟敬(Zhang Qijing)。

    image.png

    image.png

      歐陽志云(Ouyang Zhiyun),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生態學協會執行理事。1983年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1990年與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分別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

      歐陽博士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態系統評價與保護、城市生態、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他建立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空間格局評估方法,提出了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理論和方法,系統研究了北京、深圳等城市生態系統結構、格局、過程特征與演變規律;主持完成全國生態系統評估、全國生態功能區劃、重點生態功能區規劃、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國家公園空間布局規劃、脆弱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技術與示范、大熊貓保護工程規劃、汶川地震生態影響評估與恢復重建生態適宜評價、麗水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方案、深圳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制度研究等。

    image.png

      崔屹(Cui Yi),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教授。1998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2002年博士畢業于哈佛大學,2003-2005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2020年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曾獲2014年Bau家族無機化學獎,2015年無機化學前沿青年科學家獎,2019年國際汽車鋰電池協會研究獎,2021年全球能源獎等多個獎項。

      崔屹博士致力于研究納米材料的基礎知識,包括納米線、膠體納米晶體和圖案化納米結構,開發低成本的加工工藝并解決實際應用中的關鍵問題。

    image.png

      金亦石(Jin Yishi),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生物學教授。1984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1991年博士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學專業,1991-1995年間在麻省理工學院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20年入選為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士。

      金亦石博士實驗室的研究重點是利用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 研究神經系統發育和功能的分子遺傳機制;通過與多層分子和細胞操作相結合的正向遺傳篩選,尋找在突觸形成、維持和功能以及成人軸突再生中發揮保守作用的關鍵分子;最終目標是將基本機制的研究與對人類神經系統疾病和神經元修復的理解聯系起來。

    image.png

      馬中珮(Ma Chung-Pei),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文學系Judy Chandler Webb物理學教授。1987年和1993年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專業的學士和博士學位。1993-1996年間在加州理工學院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2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20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曾獲得1997年美國天文學會頒發的安妮·坎農天文獎,2003年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Maria Goeppert-Mayer獎。

      馬中珮博士的主要研究興趣是理論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主題包括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特性、宇宙微波背景、引力透鏡、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超大質量黑洞以及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其研究結果在觀測和理論天體物理學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image.png

      Ting Jenny,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學、免疫學和遺傳學系教授。1975年本科畢業于伊利諾伊州立大學醫療技術專業,1979年博士畢業于美國西北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業;1979-1981年間在洛杉磯縣+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入選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應用科技學院名人堂。2019年至2020年擔任美國免疫學家協會副主席,次年擔任主席,是第一位擔任該組織主席的有色人種女性。

      Ting Jenny博士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天免疫、樹突狀細胞功能、細胞死亡、自噬、信號轉導、基因發現、功能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納米顆粒、基因調控、神經炎癥和小膠質細胞;感興趣的臨床問題包括多發性硬化癥、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療法、感染和炎癥。

    image.png

      張啟敬(Zhang Qijing),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Clarence Hartley Covault杰出教授。1983年本科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獸醫學專業,1994年博士畢業于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免疫生物學專業,1994-1997年間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開展分子微生物學領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當選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士,2018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張啟敬博士實驗室的研究重點是食源性人類病原體空腸彎曲桿菌,從分子/遺傳研究、功能基因組學和動物模型到現場流行病學,采用多學科方法研究彎曲桿菌在動物水庫中的生態學,檢查與彎曲桿菌中抗生素耐藥性的分子機制,以及耐藥性對彎曲桿菌發病機制的影響。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