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和維生素E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和維生素E含量
【摘要】本實驗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由維生素C和維生素E組成的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在這兩種組分組成的混合物中,彼此都不影響另一種物質的光吸收性質,根據相互間光譜的重疊的程度采用相對的方法進行定量測定。
【關鍵詞】紫外分光光度法;維生素C;維生素E;濃度
1、引言
維生素C(抗壞血酸)和維生素E(α-生育酚)在食品中能起抗氧化劑作用,即它們在一定時間內防止油脂變性。兩者結合在一起比單獨使用的效果更佳,因為它們在抗氧化性能方面是“協同的”。因此,它們作為一種有用的組合試劑用于各種食品中。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維生素E是酯溶性的,它們都能溶于無水乙醇,因此能在同一溶液中,能夠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雙組分相同的原理,在紫外光區測定它們。
2、實驗原理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很容易定量測定在此光譜區內有吸收的單一成分。由兩種組分組成的混合物中,若彼此都不影響另一種物質的光吸收性質,可根據相互間光譜重疊的程度,采用相對的方法來進行定量測定。例如,當兩組分吸收峰部分重疊時,選擇適當的波長,仍可按測定單一組分的方法處理;但當兩組分吸收峰大部分重疊時,則宜采用解聯立方程組或雙波長法等方法進行測定。
一般來說,為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λ1和λ2宜分別選擇在A、B兩組分最大吸收峰處或其附近。
3、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和維生素E含量
3.1、儀器試劑
儀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天津港東UV-4501S),石英吸收池一對
試劑:維生素C(抗壞血酸),維生素E(α-生育酚),無水乙醇
3.2、實驗步驟
3.2.1、 檢查儀器
開機預熱20min,并調試至正常工作狀態。
3.2.2、 配制系列標準溶液
(1)配制維生素C系列標準溶液:稱取0.0132g維生素C,溶于無水乙醇中,定量轉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溶液濃度為7.50×10-5mol/L。分別吸取上述溶液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于4只潔凈干燥的50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標線,搖勻。
(2)配制維生素E系列標準溶液:稱取維生素E0.0488g,溶于無水乙醇中,定量轉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溶液濃度為1.13×10-5mol/L. 分別吸取上述溶液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于4只潔凈干燥的50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標線,搖勻。
3.2.3、 繪制吸收光譜曲線
3.2.6、 結束工作
(1)實驗完畢,關閉電源。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后入盒保存。
(2)清理工作臺,罩上儀器防塵罩,填寫儀器使用記錄。
4、實驗數據處理
5、結果分析與討論
在本實驗中,要用石英比色皿而不能用玻璃比色皿,這是因為一般紫外光區用石英比色皿,可見光區用玻璃比色皿。石英比色皿可用在全波段,玻璃比色皿只能用于340nm以上波長,因為玻璃不透紫外光。本實驗中所用的參比溶液為乙醇,參比溶液又叫空白溶液,測量時用作比較的、不含被測物質但其基體盡可能與試樣溶液相似的溶液,主要是用作空白調零,即直接從儀器上減去空白試驗產生的干擾值。因此本實驗中根據維生素C、E的溶解性質,需要用乙醇作為本次實驗的參比溶液而不是水。
紫外可見光度法測定參數是吸光度A,該值與入射光強度和透射光比值有關,入射光增大,透射光也增大,增大檢測器的放大倍數,也影響入射光和透射光的檢測,而且除待測物之外,其它物質也可能對入射光產生吸收,因此限制了靈敏度。對于低濃度的待測液該方法的可信度也較低,假如一種待測物質含量很低的樣品用紫外可見法分析,如果透過率為T=99/100,則吸光度A=log100/99=0.004,這個吸光值很低,幾乎與噪聲相近,可信度下降,幾乎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