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防霾成利器
出門戴口罩,進門開空氣凈化器,成為許多市民對付霧霾天“內外兼修”的利器。不過,不少市民仍有困惑:空氣凈化器到底有沒有用?
對此,上海有關專家團隊通過實驗證實,空氣凈化器確實有一定效果,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也相應地改善了室內人群的健康指標。
專家表示,盡管目前市場上主流空氣凈化器產品大多為多功能型,但是凈化技術各有千秋,消費者可根據家居的凈化需求,有針對地選擇。
關閉門窗等慣常方式不起作用
記者日前在上海市幾個大商場調查發現,空氣凈化器的銷售情況,可用一個“瘋”字來形容。在浦東一家大商場,售貨員指著整個鋪面告訴記者,除了一臺兩萬塊的進口凈化器外,其余產品都賣光了。至于何時才有新貨進來,她說不知道,只能等到貨了再打電話通知。
重污染天氣催熱了空氣凈化器市場,但許多問題仍然困擾著公眾:空氣凈化器到底有沒有效用,是不是每個房間都應該放一個,是否越貴越好,空氣凈化器濾芯多久換一次……諸如此類問題,經常被問及。
在重污染天氣狀況下,外出戴口罩,進屋關緊門窗,成為許多市民家庭防霾“雙保險”手段。然而,在日前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舉辦的室內空氣凈化技術論壇上,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指出,在上海靠普通建筑的門窗無法擋住PM2.5入室。
這一結論可通過一組實驗數據來佐證。闞海東團隊主持了我國一項空氣凈化器干預研究。實驗數據顯示,日間開啟空氣凈化器,可將PM2.5濃度從6~7個單位降至1~2個單位,關掉空氣凈化器后,室內PM2.5濃度迅速回升;即使夜間至凌晨緊閉門窗,自凈化器關閉后的3小時內,室內PM2.5濃度仍會持續回升至4~5個單位,室內外細顆粒物濃度沒有顯著性差距。
研究還表明,室內污染物并非只有PM2.5一種,長時間緊閉門窗,室內二氧化碳等濃度增高,以及啟動各種電器產生的微量臭氧,都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戴海夏表示,室外空氣質量不佳時,可以短開窗、長關窗;夜間長時間開啟空氣凈化器,同時最好將門窗稍微留縫通風。
在凈化空氣的同時,有助于改善某些健康指標
在國內首次運用隨機雙盲交叉設計,探討細顆粒物是否危害健康的實驗中,闞海東團隊在大學宿舍安裝同款空氣凈化器,但其中一半的空氣凈化器被拆除了核心部位——過濾結構,成為假凈化器對照組。測試檢驗結果發現:凈化器組對于細顆粒物濃度的凈化效率約為60%,而且在開啟凈化器2小時后,室內PM2.5濃度可以降低至室外濃度的一半以上。
那么,室內使用凈化器,對人體健康是否有益?研究人員檢測了實驗人群體內炎癥因子、凝血因子、血管收縮因子等14種循環系統生物標識,結果顯示,空氣凈化器啟動干預后,顯著降低了循環系統炎癥因子和凝血因子的水平。與此同時,短期的室內空氣凈化器發揮效用后,還降低了人體血壓水平,并顯著緩解呼吸系統炎癥指標。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空氣凈化器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室內人群的健康指標比如循環系統炎癥、凝血因子、呼吸系統炎癥指標和血壓等也得到相應改善。
據了解,接下來闞海東團隊還將進行更長期的空氣凈化器跟蹤研究,尋找基于室內空氣凈化的健康改善方式。
沒有全能產品,可根據不同家居凈化需求有針對性選擇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凈化器市場品種繁多,什么品牌都有,令人眼花繚亂。貴的近萬元,便宜的千把塊,還有科學達人動手制作家庭凈化器,成本很低,僅僅200元左右。
光觸媒除甲醛,銀離子消毒殺菌,等離子、負離子更有效……什么技術都有,如何購買,讓顧客暈暈乎乎,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實,室內空氣污染物種類復雜,目前關注的兩大類污染來源主要包括室外大氣PM2.5等細微顆粒物的滲入和室內裝修、家具、紡織品、清潔劑等散發的甲醛、苯系物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戴海夏告訴記者,對于后者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目前可以利用等離子體、活性炭吸附、光催化等技術去除。這些技術中有些已較為成熟,有些則是在特定的實驗室條件下證明有效,一旦應用到凈化器產品中,還需要更多的基礎實驗和應用研究。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曾經選取市場上9種品牌的多功能室內空氣凈化器集中測試:對室內甲醛、氨、二甲苯去除率達到80%以上的凈化器,分別占到測試總數的55%、33%和88%。這說明,多功能空氣凈化器對不同類型的污染物去除性能表現不均衡。例如,一些有機污染物去除能力較高的凈化器,在顆粒物凈化性能方面卻表現不佳。
專家建議,盡管目前市場上主流空氣凈化器產品大多為多功能型,但是凈化技術各有千秋,消費者可根據不同家居的凈化需求,有針對地選擇不同功能的凈化器,選購時注意查看相應產品是否具有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
總體上說,凈化器去除甲醛、苯系物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一般在產品運行初期具有良好效果,但是能否持續有效,使用壽命是多少,則需要更為嚴格的測試標準來判定。
□ 專家建議
購買凈化器應通過正規渠道
上海市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總站工程師沈浩提醒,選購空氣凈化器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空氣凈化器產品,避免買到“三無”產品,確保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
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購,并不是功能多就一定好。如霧霾多發地區重點關注PM2.5等顆粒物凈化能力強的產品,室內新裝修的則重點關注甲醛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凈化能力強的產品。
關注空氣凈化器的潔凈空氣量(CADR)和適用面積,兩者成正比關系,換算公式為:適用面積=CADR×0.1。每款空氣凈化器均應有建議的適用面積和實測的CADR。空氣凈化器的CADR值越大,代表在相同環境條件下,凈化能力越強,凈化速度越快。
關注能效比和能效等級。空氣凈化器通常是長期連續使用,能效比和能效等級越高,代表空氣凈化器越節能。
注意查看檢測驗證報告。建議消費者選購時,要求廠家提供帶有“CMA”標志的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檢測報告,并重點關注依據標準和測試方法的合理性、實效性。
長時間使用應通風換氣
沈浩對正確使用空氣凈化器提出了建議:
1、空氣凈化器運行時,建議盡量放置在房間中央,并確保出風口附近沒有遮擋物,保證室內空氣的實際循環效果。
2、空氣凈化器運行初期,建議啟用最大風量檔運行一段時間,再調至其它檔位,可起到快速凈化空氣的效果。
3、使用空氣凈化器去除室內污染物時,建議盡量保持門窗處于相對密閉狀態,避免室內外空氣大量流通造成的凈化效果下降。長時間使用,應注意階段性通風換氣。
4、若用于凈化裝修后帶來的室內氣態污染物(如甲醛、苯、甲苯等)建議有效通風后再使用。
5、定期更換或清潔過濾器,以保證凈化效果,同時避免失效過濾器吸附的污染物二次排放。
6、長期未使用的空氣凈化器再次開機前,應檢查其內壁清潔程度和過濾器狀態,做好相應的清理工作,必要時更換過濾器。
■ 新聞鏈接
空氣凈化器成質檢抽查重點
本報記者李軍北京報道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近日發布2016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共涉及170種產品,包括電子電器產品32種,空氣凈化器名列其中。
各地霧霾天氣越來越頻發,使得空氣凈化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也更加熱銷。但由于對空氣凈化器的性能評價相對專業化,一些評價指標難以使廣大消費者獲得直觀而方便的理解,相反,一些直觀性指標,如凈化率、去除率等不規范標識卻充斥著賣場。
國家標準委已批準發布新修訂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將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實施,有望終結空氣凈化器市場評價與標注的混亂現象。新標準明確了空氣凈化器的基本技術指標是潔凈空氣量(簡稱CADR值)和累計凈化量(簡稱CCM值),兼顧了空氣凈化器產品的凈化能力和凈化能力的持續性。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