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5萬億市場,多個細分領域投資機遇涌現
國務院日前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確定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等內容,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呼之欲出。對于這一涉及多個行業的重大政策利好,多家券商密集提出了對方案中蘊藏的投資機會和行業發展機遇的判斷。
在券商看來,新一輪設備更新政策密集出臺可能成為后續一段時期內的重要政策抓手和投資線索,重點行業高端智能綠色化改造、建筑市政、文旅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或是本輪設備更新改造值得關注的重點領域,機械設備、建材、醫療設備等行業機遇也將隨著政策落地不斷涌現。
政策密集出臺成重要投資線索
從政策發布脈絡看,早在2023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便對外發布了《關于統籌節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點領域產品設備更新改造的指導意見》,要求“逐步分類推進重點領域產品設備更新改造”,更早之前的2022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中也提到設備更新改造相關內容。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行動方案》在進一步細化設備更新系列政策導向同時,也為有望受益的行業及涌現出的投資機遇指明方向。
華創證券指出,作為“十四五”期間擴內需的重要方向之一,設備更新改造在前述方案中有明確體現。綜合方案和前期部委部署,華創證券判斷設備更新改造領域可能包括七個方面:一是重點行業高端智能綠色化改造,包括船舶、電力、軌交、機床等高端中游設備,以及部分原材料行業;二是建筑、市政,包括地下管網,消費、養老相關基礎設施等;三是農業,向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改造;四是教育,包括高校科研儀器、職業院校實訓基地;五是醫療設備;六是交通中的鐵路、船舶等;七是文旅基礎設施。
財通證券在梳理出設備更新相關政策直接支持的重點行業基礎上指出,按照投資額來看,汽車零部件占比最高,鍋爐、基礎化工次之,且這些行業投資對產出拉動效應均較高。不過財通證券認為,某個行業更新的同時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予以配套,通過投入產出關系發現,電子元器件或是間接受益較多的制造行業,而廢棄資源回收、專用化學品、金屬制品和塑料制品等行業投資也會被帶動。
正如同“央國企市值管理”的政策定調對市場相關主題投資帶來的指引一樣,國盛證券判斷,新一輪設備更新政策密集出臺可能成為后續一段時期內的重要政策抓手和投資線索,本輪設備更新應以制造業為主,但不局限于制造業,還將對基建投資、服務業投資等產生推動;對整個制造業投資而言,政策支持下,2024年制造業投資有望保持韌性,后續若設備更新政策力度較大,全年制造業投資增速預期可能將有所上調。
多個細分領域投資機遇涌現
從行業視角看,不少券商分析師已經開始針對機械、建材、醫療設備等細分領域從本次《行動方案》中的受益方向和機遇進行分析預判。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大規模設備更新中,首先受益的將是下游集中度較高且多為具備資本開支實力的央國企的鐵路裝備、石化裝備、煤機等細分板塊,以及貼合新質生產力方向,布局低碳化、智能化的相關企業。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投資方向:一是鐵路裝備機車、動車組產業鏈具備彈性,相關標的值得關注;二是石化裝備中下游央國企比重較高;三是煤機智能化領域標的。
對于建材方向,國投證券判斷,《行動方案》預計將為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帶來增量,地方性工程承包龍頭企業有望受益設備更新改造帶來的設計和施工需求釋放。隨著《行動方案》落地推進,傳統水泥、鋼鐵制造行業設備更新需求也有望逐步釋放,帶動優質水泥、鋼鐵工程服務企業在國內存量產線市場的設備供應或安裝工程訂單增長及利潤增厚。從投資角度出發,城市更新改造建設優質央國企、市政建設綜合工程服務商等值得關注。
醫療位列此次設備更新行動重點聚焦領域之一,其巨大的市場需求也催生出布局機遇。在德邦證券看來,醫療設備領域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以內鏡、MR、高端超聲等為代表的高端醫療設備國產替代預計持續受益。本次醫療設備更新市場空間大,疊加2023年行業整體同比增速較低,2024年設備板塊增長確定性較強,設備更新及以舊換新政策落地也有望進一步推動國產龍頭份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