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研制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
“下船后我們將先對‘蛟龍’進行全面檢修維護,然后全力投入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9月16日,“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副總指揮、潛水器本體部門負責人胡震在“蛟龍”號母船“向陽紅09”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據了解,我國第二部載人潛水器選擇4500米的設計深度,可以滿足大部分深海科學研究。比如,我國南海海深約4000米。目前,處于國際深海科學前沿的熱液硫化物也在2000米到3000米海深處。
“4500米載人潛水器有不少亮點。它擁有5個觀察窗,可以從更多視角開展科學觀察;載人艙自帶樓梯,不用每次出入艙搬梯子;艙內操控界面將更加舒適。此外,它的‘腹部’是平的,可降低潛水器在母船上的作業面高度,方便潛水器布放、回收、維修和入庫。”胡震表示,潛水器的核心部位——高壓鈦合金載人艙和機械手等都將自主研制,預計國產化率將達90%。
據悉,科技部已啟動4500米載人潛水器項目,中船重工承擔潛水器本體研制工作。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