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學CEO:20年在華業務擴大至5倍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5日報道,美國陶氏化學首席執行官(CEO)利偉誠(Andrew Liveris)日前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明確顯示出想法稱,要在今后20年左右將在華業務的銷售額提高至5倍,達到200億美元。中國在食品安全和節能等領域的化學品需求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將有望增長,陶氏將與杜邦在發揮企業合并效果的同時,以農業等領域為中心擴大業務。
利偉誠就在華業務表示,“現在(僅陶氏在華業務)的銷售額約為40億美元,在20~25年內增加至5倍、達到200億美元也是有可能的”。認為加上杜邦目前在華的業務,整體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利偉誠顯示出的想法是,由于中產階層的增加,中國市場正加速轉向重視服務和生活品質的經濟模式,而對于化學企業來說業務機會也將隨之大幅增加。在此基礎上,利偉誠還表示,陶氏還計劃在食品安全以及節能等領域加大投入。
對于在華擴大業務,利偉誠認為陶氏的競爭對手是中國企業。他強調,“今后10年中國企業將會在需要進行技術創新的領域形成競爭”。他明確表示,陶氏特別關注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等中國國有企業的動向。
2016年2月,中國化工與瑞士大型種子、農藥企業先正達就收購達成協議。中國企業的目光正從通用化學品轉向附加價值高的領域。利偉誠表示,“(中國企業)背后有國家支持,追求的并非短期利益”,對中國企業的崛起表示出警惕。
陶氏在2015年12月與美國杜邦就合并達成協議,目前正為在2016年底前完成合并展開工作。計劃在兩家公司合并之后將業務整合為“農業”、“材料化學”和“特殊化學品”的3個部門。希望對外展現一個簡潔明了的業務構成,以方便吸引投資。
在農業領域,陶氏現居業界第6位(2015年度銷售額64億美元),杜邦位居第4位(2015年銷售額98億美元)。完成合并之后陶氏·杜邦將躍居農業領域全球銷售額首位。利偉誠表示,將以轉基因種子等尖端領域為核心,將農業領域打造成增長支柱。
2015年,行業首位且專注于農業領域的孟山都(銷售額150億美元)試圖收購第二位的先正達,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似乎成為了陶氏正式開始考慮與杜邦合并的契機。利偉誠表示,“當時擔心與孟山都之間經營差距可能擴大”。
利偉誠對合并的背景解釋稱,“由于谷物價格下跌、各公司業績惡化,加之業界重組的時機已成熟”,同時他自信的表示,通過合并“預計能產生使成本削減30億美元的效果”。
利偉誠強調了陶氏與杜邦合并的意義,稱“為了企業的生存和持續的增長,有必要向(農業領域等)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領域投入經營資源,必須主動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