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召開科技工作會議
?陜西省召開科技工作會議。 ?陜西省科技廳供圖
4月22日上午,陜西省科技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總結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陜西省副省長方光華會前專門作出批示,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省科技廳廳長孫科作工作報告,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陜投集團、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華秦科技、西咸新區、西安市科技局、楊凌示范區科技局、榆林高新區等9家單位交流發言。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趙懷斌主持會議。
方光華在批示中強調,2022年是全國科技政策落實年,也是實施陜西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奮力推進秦創原建設的關鍵之年,全省科技系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主動擔負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堅持“四個面向”,狠抓科技政策扎實落地,促進“兩鏈”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力加速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1年陜西新增6位兩院院士和26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會議指出,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聚焦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邁出更大步伐”目標,扎實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科技工作呈現出新氣象,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成效顯著,源頭創新能力穩步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民生科技創新加快發展,科技型企業數量質量快速提升,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人才引育和體制機制創新走向深入,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引領支撐作用。全省新增6位兩院院士,26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掛牌運行,國家超算西安中心、中國—中亞人類與環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成功獲批,高新技術企業數、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技術合同成交額增幅超過30%,實現了“十四五”的良好開局。
2022年要重點做好七項工作,加快把創新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
會議深刻分析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強調要正確面對機遇挑戰,深刻認識科技創新在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要精準聚焦存在的薄弱環節,準確把握當前的重點任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統領,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主線,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實落地為重點,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為保障,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因地制宜、系統謀劃,凝心聚力、奮勇爭先,加快把陜西省創新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
2022年要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力加速推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升“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服務效能,打造“三器”建設示范樣板,復制推廣“三種模式”,培育建設“三支隊伍”,發揮“總窗口”示范帶動作用,推動秦創原平臺建設做實見效成勢。二是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布局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創新聯合體和新型研發機構,部署實施“兩鏈”融合重點專項、企業聯合專項和廳市聯動重點專項,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難題。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孵化,實施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推進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盡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規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企業;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平臺、承擔科技項目,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布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常態化舉辦項目路演活動,建設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和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四是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發展,積極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基礎研究平臺技術建設布局,構建完善以陜西實驗室為核心、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為支撐的新型實驗室體系。五是推進區域創新協調發展,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提升市縣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科技資源統籌和開放共享,加大科技合作交流力度,積極創建“一帶一路”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六是強化農業農村和社會民生科技創新,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推進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加強生命健康科技創新,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行動,推進生態環保、文物保護、防災減災、安全應急等領域科技創新,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七是進一步突出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深化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引用高層次人才專項,積極培育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創新團隊;改革創新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構建完善科技評價體系,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和科技倫理治理。